外國友人愛上中國年:這是家的味道
「三二一,看這裏!」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桌旁,幾位外國友人停下包餃子的動作,齊齊向鏡頭露出幸福的笑容。這裏是斯里蘭卡人Chira在北京的家,除了中國面孔的妻子外,其餘人都是從斯里蘭卡來北京體驗「中國年」的朋友們。就在全球華人熱烈慶祝農曆新年到來之際,大量來華外國遊客亦入鄉隨俗,逛市場、學砍價、看舞龍、聽戲曲、吃臘味……與本地人一道感受傳統中國年的無窮魅力。而對於已經在中國定居的外國友人來說,春節更是代表家的味道。\大公報記者 朱燁、夏微報道
「這是元寶餃,白菜餃,月牙餃,這是……」Chira端來盛滿餃子的蓋墊,介紹到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時忽然卡了殼,旁邊的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接過話茬,「這是我包的,創新餃。」房間裏頓時笑作一團,配着電視機裏的春晚序曲,年味兒十足。
今年是Chira在北京度過的第18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他的生意越做越好,還成了小有名氣的帶貨主播。「春節對我來說,意味着難得的放鬆,終於能陪伴家人,和朋友們吃飯聊天。」
就在春節前幾日,Chira迎來了他家鄉的幾位友人。「他們都很喜歡中國,對春節很感興趣,也做了很多攻略。」這些外國朋友們指名要去逛市場。「他們說要體驗『砍價』的感覺,很興奮,所以我帶他們去了秀水街,還有一些接地氣的市場。」
熱鬧備年貨 「其他國家看不到」
為了讓朋友們更好地體驗年味,Chira還帶他們去超市備年貨。「超市一開門就有很多人湧進來,有些舖子還得排隊,北京傳統糕點中的蜂蜜蛋糕甚至需要跑好幾家才能買到。」他還看到很多人整車整車地推年貨,有的貨架一排都空了。「大家搶的主要是食品類,這種備年貨的感覺是其他國家看不到的,很熱鬧,我覺得這就是年的感覺。」
春節期間,來自南太平洋西部湯加、在北京讀書的Kini,也迎來了她的澳洲小夥伴Lindy。當兩位酷愛中國美食的女孩子湊到一起,年味就變成了「吃吃吃」。她們先去了廟會,在零下的氣溫裏一人握着熱熱的烤地瓜,一人端着淋好芝麻醬的老北京麵茶,站在糖葫蘆攤位前耐心地排隊,隨後,她們兩人又去了一家烤肉店,一面享受着店員貼心的烤肉服務,一面在小紅書上查起了春節攻略。Lindy希望能親眼看看舞龍、舞獅的表演,在老舍茶館聽一場傳統戲曲,再去石景山遊樂園看看非遺項目打鐵花表演,在熱鬧的煙火裏感受龍年。
四川女婿 暢談年節飲食之旅
「中國的春節其實有點像西方的聖誕節,最重要是大家在一起,和爸爸媽媽聊聊一年的情況,吃吃團圓飯。」來自美國的顧大維太太是四川人,兩人在一起後,幾乎每年春節都會一起回四川過年。對他來說,中國年是家的味道,滿溢着臘肉香腸的香氣。
「過年期間會和父母、親戚聊聊天,然後打牌、打麻將……」說起在四川過年,就不得不提臘肉香腸,「他們那邊在春節前,提前很久就會開始做臘肉,灌香腸,那個香腸蠻好吃的。」不過顧大維笑言,「第一次吃很好吃,第二次吃也可以,第三次吃就……」品味年味美食的同時,顧大維也深諳年節飲食的苦惱,「去串門就發現,每家親戚的飯菜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香腸、臘肉、雞、魚……」
今年因為顧大維岳父的身體情況,夫妻難得留在上海過年,顧大維笑言,「上海過年就這點好,路上不堵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