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女掌門 冀古藝傳世界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85後」李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濟南皮影戲的第五代傳承人,亦是該項目百年來首位「女掌門」。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娟的祖輩曾為毛澤東主席表演過皮影戲《西遊記》選段。至李娟,《西遊記》仍是她的「拿手絕活」,一段「大戰蠍子精」走進20多個國家和地區。百年時光裏,李家幾代人在不同時空演繹出不同版本的孫悟空,均維妙維肖,光與影之間吸引無數觀眾。
記者 殷江宏 山東報道
出身於皮影世家,李娟從小在爺爺李興時的培養下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李興時是山東濟南皮影戲第三代傳人,對李娟有着極為嚴格的要求,每天都會給她布置很多任務,比如每天都要畫一幅畫、練習剪紙。後來李娟又開始畫九宮格、畫皮影,練習說評書、山東快書和相聲。「兒時也曾抱怨沒空玩耍,長大後才明白爺爺的一片苦心。」李娟坦言,這些繁雜的訓練均為其日後的皮影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皮影二両沉 練時五斤重
她印象最深的是練習孫悟空翻觔斗,那時年紀小,手也拿不住。剛開始離開牆練,後來又頂着牆練,練了很長時間才學會。「用我爺爺的話說,皮影二両沉,練起來有五斤重,東西雖然在手上,全身都在用力。」
和其他地方皮影戲有所不同,濟南皮影戲的特色是「二人忙」,主演雙手操縱皮影又說又唱,另一人負責傳統樂器伴奏,二人可抵別家整個戲班子。這也需要表演者「文武」兼備,精通皮影的全部技能。
「爺爺當時教我時就三個字兒:『看好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非遺到現在都需要言傳身教,真的是耳濡目染,需要你在點點滴滴中體會。」李娟和爺爺學藝時,總是認真觀察他的眼神、一招一式。爺爺常說,雖然屏幕隔着白布,觀眾看不見你的臉,但演員臉上要有春夏秋冬,要讓觀眾感受到你的情緒。
儘管從小學習皮影,李娟其實並未想過專門從事這一行業。她大學學的是兒童英語教育,一直夢想創辦一家兒童英語教育機構。直到2011年底,一次突發事件改變了李娟的人生軌跡。爺爺李興時在印劇本時不慎摔斷腿,需要休息半年。李娟臨危受命,頂着巨大壓力代替爺爺到電視台演出。
那一刻,她終於意識到身上的責任和使命。那段時間,向來活潑的她一下子沉靜下來,除了照顧爺爺,其餘時間全都在研究即將演出的劇目,潛心揣摩爺爺演出時的動作表情。當節目終於如期播出時,李興時激動得熱淚盈眶:「李家皮影有後了!」從此以後,傳承皮影戲的重擔正式落到李娟的肩上。
成團推新作 皮影融科技
李娟接過家族傳承後,首先面臨的是生存問題。大學剛畢業的她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演出機會也不多。她和搭檔樊瑩竭力對待每一場表演,憑藉着一股韌勁一點點打出名聲。
從業十餘年,李娟不斷探索皮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濟南皮影從最初的一兩個人變成了一支以「80後」、「90後」為主的「皮影女團」;從神話劇、古典劇內容為主增加了健康「影」造生活、防詐騙、抗疫等題材的新作品;從傳統皮影戲發展到繪本皮影戲、童話皮影戲、多媒體光影皮影戲、漢字皮影系列、皮影脫口秀等多種形式,讓皮影戲更加「好看」。
李娟還開辦濟南皮影科學研究院、皮影小劇場和研學基地,在濟南市多個小學開設皮影課堂,把中國的孝文化、寓言故事等融入皮影中,並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了適合孩子們的卡通皮影。她與山東省藝術研究院聯合推出全球首款AI人工智能打造的數字皮影藏品,與清華大學合作錄製的非遺課程《光影下的時間旅行者》走進北京多所學校。她還與國家航天局合作,用皮影講述航天故事,衍生出「航小夢」繪本、文創產品,深受小朋友喜歡。
多年來,她先後開發出皮影耳環、皮影髮簪、皮影書籤、便攜式皮影小舞台等200多種文創以及皮影數字藏品,與騰訊、百度、支付寶、外研社、肯德基等展開不同形式的合作,把濟南皮影做得風生水起。
「我們正在籌劃打造光影手造中心,讓更多的人來體驗皮影,真正深入地感受到光影的魅力,把濟南皮影藝術帶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李娟曾多次出國演出,帶着濟南皮影走進亞洲、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她看來,濟南皮影不是李家的,也不是山東的,而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皮影的未來一定是國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