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臉」視像會議騙跨國公司兩億元

  圖:警方及專家提醒市民提防人工智能騙案。
  圖:警方及專家提醒市民提防人工智能騙案。


  【大公報訊】記者古倬勳報道:近年越來越多騙徒利用深偽技術(Deepfake)製作虛假投資宣傳片,誘騙市民金錢。今年一月有騙徒將深偽技術應用在視像會議,假冒跨國公司的海外上司,誘使香港職員轉賬高達兩億港元至騙徒戶口。警方指掌握深偽技術的門檻降低或令相關騙案增加,提醒市民遇到任何認識與否的人之要求,均應時刻保持警惕,向對方查證,避免墮入陷阱。警方去年首11個月錄得31843宗科技罪案,較前年同期增53%,損失金額更由前年同期增72%,達50.9億港元,其中網上投資騙案數字及損失金額分別為4703宗及30億元,較同期大增1.8倍及2.54倍。

  港職員收假上司指令

  繼去年八月破獲詐騙集團盜用已報失身份證再透過深偽換臉騙取網上貸款後,警方上月再接獲透過深偽進行視像會議假冒跨國公司財務官的騙案。騙徒首先向跨國公司在香港的職員發出電郵,邀請其參與視像會議,再透過深偽假冒在英國的財務官及職員,要求對方進行機密交易,該職員不虞有詐,分15次轉賬高達兩億港元至五個本地銀行戶口,轉賬人向上司求證後發現並無此事才意識受騙,而所謂「視像會議」更是騙徒預先製作好的假冒機構職員進行對話的影片,令事主降低戒心,難以及時意識到有詐。

  運用人工智能換臉的深偽技術已被用於製作虛假名人宣傳投資的影片進行網上投資騙案,包括假冒主播、假冒Tesla創辦人馬斯克,甚至是假冒特首李家超,再配合AI變聲技術,從而製作模仿名人教人投資聲稱高回報的投資計劃。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協理副校長林森表示,即使深偽影片有聲音及臉部活動不自然的瑕疵,但隨着該技術不斷進化、成本降低及更容易讓公眾接觸,市民更難及時留意到端倪,相關騙案或不斷增加。

  熟人要求轉賬也需警覺

  關於如何提防深偽相關騙案,警方提醒市民與對方視像通話時可提問測試對方身份的真偽,要求對方在鏡頭前做指定動作留意是否不自然,切勿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生物辨識資料,並提防親友及公司職員在視頻或錄音中提出的匯款要求,避免接聽陌生視像通話來電。網罪科網絡安全組署理高級警司陳純青強調,無論在哪個平台,市民收到認識與否的人要求轉賬或提供個人資料的要求,均要保持警惕,養成向對方求證的習慣,可降低受騙機會。

  另外,繼警方去年將防騙視伏器的資料融入轉數快平台向用戶提供高危警示,今年內防騙視伏器資料庫亦將分階段與各銀行、虛擬銀行及電子錢包等融合,在市民轉賬至可疑對象時發出警示提醒,措施亦涵蓋至市民透過銀行自動櫃員機進行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