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金融 提信心/金融界倡「零」印花稅 吸引高頻交易商來港
特區政府去年11月將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0.13%下調至0.1%,希望有助資本市場轉趨活躍。在昨日舉行的「香港資本論壇2024」上,4名出席嘉賓一致支持特區政府削減印花稅,部分更建議進一步實施單邊免稅,甚至試行雙邊齊免,與國際市場上的主流安排(即零收費)看齊。\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
削減印花稅的措施自去年11月落實以來,成效未算顯著。禹銘投資管理董事及組合基金經理林志成表示,只用3個月時間來評估減稅措施是否有效未夠全面,認為最少需時一個牛熊周期來觀察;如果將削減印花稅措施單獨抽出來看,作用未必大。
他續說,削減股票交易印花稅對「每年只睇1、2次市場」的長線基金影響未必大,不過對於其他投資者而言則有影響。他說減稅「肯定有用」,又建議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免收買方印花稅,即單邊免稅;更進取的做法,他建議可以實行雙邊免稅,但明言是「試行性質」,以觀察具體成效。
建議試行只收單邊看成效
出席論壇的嘉賓一致指出,現時環球市場包括美國、日本、歐洲、新加坡(以電子方式交易)等地的股票交易印花稅都是「零收費」。海通國際研究董事總經理暨股票研究部主管陳昊飛表示,中國股市收取的稅率也只為香港一半,認為環球市場的發展趨勢「十分明顯」。他說早前曾對收取股票印花稅的影響作深入研究,而結論也十分清楚,就是「一定要減」。另方面,假如政府徵收印花稅導致交易量下跌,相應稅收也會減少,同意可「先做單邊減稅」。
新鴻基資本副行政總裁李建平引述統計數據表示,在美國、日本、歐洲這類實施股票交易「零收費」的市場,當中逾50%交易是來自高頻交易商。他指高頻交易商主要是從事莊家業務,從中賺取微利;對於香港這類有收取交易印花稅的市場,高頻交易商「不會參與」,主要是基於成本考慮。他續說,股市的流通性越高,有助吸引更多公司參與,也有空間推出更多衍生產品,故支持削減印花稅。
摩通董事總經理中國投資銀行聯席主管劉伯偉亦說,減稅對成交量「絕對有幫助」,又指股票市場有程式交易、高頻交易的參與,其實也有助提升股票流通性。
長久以來,香港的重要角色之一,是作為連接中國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橋樑,在資本市場上,香港的角色亦一樣。陳昊飛說,建議監管機構考慮加強香港的橋樑作用。
代幣化為金融新趨勢
李建平則說,香港宜專注吸引內地的優質企業來港上市,認為這是香港的優勢所在。除了內地,香港近年亦積極拓展中東和東盟市場,冀吸引當地企業來港上市或投資。不過劉伯偉指出,除了香港,其實全球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歐洲等地都希望吸引中東資金到當地,形容有關工作「不容易」,但還是要繼續嘗試。
特區政府近年也積極支持金融科技在香港的發展,李建平表示,預期在未來5至10年,代幣化(tokenization)會是金融市場其中一項大趨勢,優點包括有助降低成本、可拆細,及增加流通性。他說香港在這方面已打好基礎,有信心在未來5至10年可幫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