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數問

  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政府推行垃圾分類收集,是件好事,可惜已拖延太久。但今次實行的辦法有可議地方,所以社會反應熱烈,有不少的批評。政府被迫延期執行,反映當局也認識到原先方法有不足之處。這裏我不想批評政府,但有些看法希望有關當局和官員可以參考。

  一是垃圾袋為什麼這樣昂貴?為什麼不用成本價(由政府要求中標生產的企業遏抑成本和利潤)?這涉及千家萬戶,特別是弱勢社群,也抬高了社會生活的成本。垃圾袋的分類大小是否適當設計,有否問題?特區政府應吸取上屆政府的口罩事件,政府一廂情願,結果市民不接受,形成巨大浪費。口罩猶可,可以不用,另用非政府指定的。垃圾袋與垃圾處理和罰款綑綁起來,也不准有代用品,因此一旦出現大問題,不單整個政策受損,由此產生的混亂、爭議會打擊社會民生秩序。

  二是為什麼垃圾袋不用可溶解的,以符環保目標,即使生產成本貴,但為環保效益,政府應予補貼,以此來減少日後垃圾袋造成的污染。

  三是收集的方法因城市空間有限,應多採定時定點的流動收集,調動也可依實時垃圾數量估計來增加收集次數,靈活應變。政府亦應廣用手機應用軟件,實時地向市民報告收集地點、時間,如公共巴士那樣。除了有早經公布的時地資料外,實時報告流動車隊到達的時間,方便民眾,並可讓地區的工作人員更有效地協助弱勢社群處理垃圾分類和收集的工作。用手機程式來顯示資料,亦可用於大型垃圾收集點。一是它們的位置;二是收集點垃圾堆積的情況;三是往來運載垃圾車隊的時間、路線。政府要實施垃圾收費,好應提供便民服務,有利市民跟從政府的指令。但使用手機程式,政府要仔細規劃、部署和測試,不要重複政府部門不少失誤的經驗。

  以上僅只草草一些想法,政府應集思廣益,不能因循英治時期的方法,由少數專家決定,官僚主義地執行。社會民生無小事,小事中可看出政府的能力與態度,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