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春:宏觀政策加力 抗收縮穩經濟
【大公報訊】記者海巖北京報道:2023年中國實際經濟增速達到5.2%,超額實現年初目標,令人為之一振。展望今年中國經濟走勢,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20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月度分析會上指出,中國經濟韌性仍強,但今年上半年經濟企穩壓力可能加大。多位學者建言有必要加大當前宏觀經濟政策力度。
陸挺分析,今年導致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的因素有四,主要是房地產、外需以及報復性消費的衰減和「新三樣」投資的下行。前幾輪中國經濟快速復甦,房地產都是發動機和領頭羊。儘管中央及地方支持樓市政策頻出,「但今年1月以來新房和二手房銷售仍在下行,房價也在下跌,居民購房意願繼續降低,保交樓進展有限。」他指出,過去一年「新三樣」無論投資還是產出都十分亮麗,但要看到某些領域或許已出現投資過剩,比如碳酸鋰價格從2022年高點跌掉70%,光伏組件價格跌掉50%,價格下跌可能帶動未來相關投資下行,從而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壓力。
宏觀政策方面,陸挺建議,要實行更有效的政策組合,首要是穩住房地產,加快摸底調研各地保交房問題,做好分類,防止開發商違約進一步蔓延,做好保交房的工作,用好用足央行2000億人民幣的專項再貸款。與此同時,保障地方政府基本運作,加快摸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還本付息情況,及時紓困,但必需同時加強約束機制。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分析指出,從GDP增速多年複合平均水平看,當前中國GDP增速與趨勢值差距達到1-2個百分點,顯示政策力度應該加大;從去年12月價格指數同比雙雙為負看,表明經濟面臨的收縮壓力比想像更大,宏觀政策應更加積極。房地產是當前經濟面臨收縮壓力的主因,要加大力度支持,對沖對經濟整體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