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文物 長河溯源

  位於華夏腹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有2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夏商周三代是中國歷史上早期國家確立的重要時期,重大事件基本都與中原有關,夏禹治水、商湯立國、武王伐紂、周公營洛、春秋諸侯爭霸、戰國群雄逐鹿,猶然在目。日前,由大連博物館與河南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長河溯源——中原夏商周三代禮樂文明展」在大連博物館啟幕,共展出89件(組)文物,其中一級文物5件、二級文物49件(組)。絕大部分展品來源於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商城遺址、三門峽虢國墓地等近年來正式考古發掘。今次展期直至2月25日。

  文、攝:宋偉 遼寧報道

  中國素被稱為「禮儀之邦」,禮樂文明昌盛。「禮樂」二字是貫穿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禮」規範人的行為,「樂」感染人的內心。夏商時期,禮制禮法開始成形,至周代逐步完善。西周的社會在血緣基礎上建立一個結合宗法、分封、等級和世襲的制度,以鞏固一個強調高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周禮》內收錄有各種典章制度和儀式的規定,從國家典制到人們的服飾、建築、行為方式等,無不受「禮」的精神所規範。此次展覽通過「禮樂文明」「國之大事」「社會生活」三部分,力圖從多角度對文物的功能、內涵進行闡釋,讓觀眾透過展品感受到三代之「禮」與當下的密切關係。

  青銅禮器 陳列廟堂

  用青銅器鑄造禮器是青銅技術傳入中國後的最大特徵。商周時期,人們在銅器鑄造的實踐中,渾鑄、分鑄、熔模、嵌錯、模印等工藝相繼出現,將青銅冶鑄技術推向高峰。西周在商朝的基礎上,發展出以青銅鼎、簋為中心的禮器組合,鼎和鐘成組出現時,體形大小依次遞減,稱為「列鼎」,陳列於廟堂之上;而「列簋」則由多個大小相同的簋排列而成。在列陳鼎簋之外,還配以編鐘、編磬等,形成了「鐘鳴鼎食」的場面。

  《左傳·宣公三年》有一段王孫滿與楚莊王的對談,展現了青銅鼎與三代政權的密切聯繫。青銅鼎的變化,與政權的更替息息相關,這也是一言九鼎等與「鼎」相關的成語的釋義之源。彼時,周王室衰微,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不甘偏居一隅,來到周代都城洛邑附近,向周王派來的使者王孫滿詢問政權的象徵「鼎」的情況,這也是成語「問鼎中原」的出處。而楚莊王的兒子——令尹子庚自作鼎「王子午鼎」,也是此次展覽的重點展品。

  「王子午鼎」一組7件,鼎高和口徑均為62厘米,鼎的上體裝飾6條昂首曲腰揚尾的扁體怪獸,怪獸口銜鼎沿,獸角翹起,須尾飛揚。蓋上飾兩道蟠虺紋,束腰有一道箍稜,浮雕蟠虺紋,腹部飾重環紋,頸部和下腹飾蟠虺紋,足上部飾浮雕變形獸面。繁縟生動的裝飾,充分反映了楚文化特有的藝術魅力。

  藏禮於器 比德於玉

  玉器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物質特徵,三代以來,玉是君王公侯獻祭山川、祖先的靈物,玉之藏禮於器,是天子貴族朝聘、賞賜的家國重器,同時玉之為佩,節其行止而達其禮儀,玉器成為體現禮制儀節中的重要物質載體。西周時期組玉珮的盛行,不僅是美觀的體現,更是等級的標誌,同時因為古人將玉比德君子,因而佩玉的貴族也被賦予了道德化的象徵。

  展品中的國家一級文物玉牛,是商代晚期少見的圓雕玉作,牛的形制也實屬罕見。器物因物賦形,精巧可愛,刀工嫻熟,極具商代崇尚自然的紋飾特點,象徵性與裝飾性統一,是商代晚期玉雕的主流,展示了商代方國玉器製作的高超工藝水平和審美觀。

  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

  《左傳·成公·成公十三年》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商周時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祭祀和戰爭。建造殿堂宮室、外出征戰、祭祀祖先,王和貴族都要進行占卜以預知吉凶。用龜甲、牛肩胛骨進行占卜,並記載占卜內容和結果,這些占卜記錄稱為卜辭,而所用的文字即為甲骨文。從此次展品中的商代刻辭卜骨,觀眾仍能感受到先人對占卜的重視程度。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夏商周三代文明是大河文明之源。這一時期,人們擺脫了原始的迷茫,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一次飛躍。農業生產上確立了傳統五穀耕作的基礎,物質文化上創造了登峰造極的青銅文明與輝煌燦爛的禮玉文化。夏商周時期確立的禮樂制度左右着人們的行止,影響中國後世許多政治理念、社會倫理,奠定了中華傳統文化、民族精神與物質生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