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加價並非解決「濫用急症」的對症藥


  本港財赤急增,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回應政府研究增加包括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時表示,急症室有濫用情況,需要檢視。平情而論,急症室收費已多年沒有作出調整,政府若想透過加價來彌補醫療開支,是無可厚非;但過去經驗已一再證明,加價並非解決濫用急症的對症之藥,只會加重市民的經濟負擔。

  過去數十年,政府多次以公立醫院急症室服務被嚴重濫用為由進行加價,社會主流意見亦認為收取貼近當年私家醫生普通門診的收費,能促使病況不危急者轉看門診。然而,收費大增過後,除了短期求診人次下跌外,各急症室壓力很快便又恢復,甚至出現求診人數超逾收費之前的情況。

  此無他,急症室求診人數爆煲,主因之一是本港人口增長和老化,公私營醫護人手長期嚴重不足,遠遠追不上市民的醫療需求增長,不但急症室求診的市民大排長龍,不少私家診所每天求診人數同樣爆滿。不難想像,一旦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收費增加,私家診所的收費很快亦會水漲船高,政府最終很可能只會引來一片帶頭加劇通脹的抱怨之聲。

  現實裏,一方面,病人未必有足夠知識判斷自己的病情是否緊急,再加上私家診所的地區覆蓋和問診時間不足,但凡家中長者或幼童於晚間出現身體不適,人心肉造,親友將他們送往急症室求醫實屬情理之中的「無意」或「無奈」之舉。另一方面,急症加價無可避免要豁免或部分豁免佔人口多數的基層市民收費。因此,加價不但對他們往公院急症室求診沒有太大影響,甚至會成為增加濫用急症室的誘因,因為每前往一次,「賺取」的價值比之前增加了。而私家診所若跟隨加價,基層市民將更加難以負擔高昂的診金,間接令公私營醫療分流的效果大打折扣。

  顯而易見,門診及夜診醫療服務的嚴重不足,才是直接導致急症室使用率上升及濫用的主要因素。對於絕大部分市民,通宵達旦苦候急症室服務,都是迫於無奈或真誠地認為自己有需要才去求診。動輒加價,除了增加他們的生活負擔及令城市變得不那麼宜居之外,並不能解決濫用急症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