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成為內地資本市場的融資中心

  劉仲恒 放射科專科醫生、團結香港基金顧問

  最近看到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的網上文章,說內地在不少創新範疇已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跟手機芯片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出現了新突破,又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語言識別和處理等方面獲得重大突破,顯示中國科技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他預計這些都有助改善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認為全年中國將貢獻全球增長的大概三分之一,估計內地的資本市場規模,將在未來10年從30萬億美元增加到100萬億美元。

  現在的經濟環境不好是事實,無論是政府還是金融才俊,對未來的經濟發展都抱謹慎樂觀的態度。雖然疫情已不再是頭條新聞,但中美角力未見緩和,地緣政治緊張的局勢也未曾好轉,俄烏衝突未見盡頭,巴以戰火又起。全球通脹一度去到失控的局面,美國又有主要銀行倒閉。在這種情況下,毗鄰我們的內地資本市場規模將大幅提升,自然會讓大家思考這個問題:那麼香港可以怎樣從中獲益呢?

  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答案應該可以從那裏去找。筆者認為,香港應該加緊跟內地的聯繫,爭取成為內地資本市場的融資中心。近年來,證監會和港交所為了便利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不斷調整和優化上市規則,鼓勵中概股和生物科技股來港。筆者認同歐冠昇對內地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預測,所以覺得,香港如果可以為內地蓬勃發展的新經濟提供融資渠道,必然能夠激活本港的金融市場,最終可以從中得益。

  做生意是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必須要靈活變通日子才能愈過愈好。所以,香港的金融監管機制必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隨時可以隨着外圍環境而作出調整。以目前為例,就應該盡快配合內地的經濟發展,並從過程中提供相應的金融協助,為蓬勃發展的內地創科公司提供最理想的融資和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