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小物件 演繹港歷史
二戰後香港塑膠業不斷發展,玩具製造漸成塑膠業的最大範疇。上世紀70年代,香港曾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中心,這段歷史或許已快被遺忘,但每個人的記憶中,一定有幾件熟悉的港產玩具:機械人、洋娃娃、模型車或是公仔錢罌……牽起背後一段童年回憶,也有一段時代故事。香港藝術家阮家儀,是一位收集玩具、收集故事的人,她把收集而來的無數陳舊小物拼砌成立體雕塑,在旋轉中光影流轉,訴說着藝術家心中最懷念的物與情。
文、攝:黃依江
阮家儀位於觀塘的工作室裏,收藏着她多年集來的過萬件小玩意。最早的收藏是用幾個鐵皮罐儲存的,她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採訪油麻地上海街的家庭式舊店舖,在店裏她發現了許多「寶藏」,舊物件件背後有故事,玻璃店的鏡子見證了颱風「溫黛」,又見證了天災物資不足,店舖轉賣水桶,後又賣回玻璃和鏡框,阮家儀說:「當發現從一個物件可以看到店舖的發展、整條街道的發展,這讓我很觸動,於是我就開始收藏物件。」
投射影像展現香港今夕
阮家儀創作的裝置《登陸何處》今年在香港藝術館展出,作品上聚集着鱗次櫛比的懷舊物件,有梳子、鏡子、直尺、茶葉罐、奶樽、積木、珠子……出人意料的是,它們在牆身上投射出流光溢彩的景致,竟然是有今有昔、有建築有人的香港。「這件作品在香港藝術館開箱時,有很多工作人員圍觀,他們都已經上了年紀,但從中認出了很多他們見過、玩過、用過的東西。」阮家儀說,在她找到這些物件的時候,都好像找到香港曾經的一段歷史和故事,像是拼圖的碎片,不同年代的產物中,也可以看到和歷史息息相關的變化。
一切創作的起源,都是來自於阮家儀覺得自己不夠了解香港:「實習時我認識了一位來自澳洲的畫廊老闆,他在我出生的年代來港,跟我討論太古糖廠,而我竟然不知道這地方的歷史,我的認知中只有太古城。這讓我覺得詫異,我怎可以連自己出生長大的城市都不認識呢?」於是她開始在舊物件的收藏中,和不同的賣家聊天,聽他們說物件的來歷,背後的故事,從小小物件看出去,彷彿萬花筒般的歷史盡在眼前。
從家庭往事到時代故事
阮家儀的不少藏品,購於本地屋邨的舊文具玩具店舖,她總喜歡找店主聊過去的事:「但要買多幾次東西他們才會信任你,所以我總是好像『三顧茅廬』一般。」阮家儀笑言。一間光顧多次的黃竹坑屋邨商場裏的文具店,阮家儀在商場重建前夕再度拜訪,店主才敞開心扉談起店舖歷史:「其實那間舖原本是五金店,店主婚後希望太太也可以幫手顧店,所以就轉做文具舖。當時黃竹坑的製造業大部分廠已搬去內地,但許多產品仍是在香港包裝,因此他們最初也不只是賣文具,還會提供包裝和Label給客戶。直到90年廠方徹底撤出黃竹坑,才開始只賣文具。」一間店舖的轉變背後,既是家庭的往事,也涵蓋了香港製造業的歷史。
阮家儀也感慨,隨着連鎖店舖的增多,人們再也不必為了買一件物品跨區去尋找。「沒有了小店,也沒有了想念與寄託,那麼人對於城市的歸屬感又從何而來呢?」在她的作品裏,她用琳琅滿目、繽紛多彩的昔日物件,打破了香港的工整和同一性:「我有時會想問,香港是否需要這樣工整呢?一個城市太工整,就會失去它的特色。」她想透過作品,展現她小時候的那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