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基礎/探月大幕再拉開 月背取壤鵲橋先行
2020年12月,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最年輕」的月球樣本,標誌着中國探月三期工程圓滿完成。經過3年多的準備,預計2024年上半年發射的鵲橋二號中繼通信衛星將開啟探月四期的大幕,正如「鵲橋」知名,這顆衛星將助力月球背面航天器與地球間的通信,為嫦娥六號及後續任務的實施奠定關鍵基礎。
2018年,中國發射嫦娥四號,實現人類航天器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陸。聯通地球與月球背面通信的,就是鵲橋中繼衛星。隨着「鵲橋」衛星設計壽命的到期,中國將發射更先進的「鵲橋二號」衛星,繼續承擔地月之間通信「牽手」的使命。據報道,「鵲橋二號」重1.2噸,天線4.2米,設計壽命8年,計劃2024年上半年在文昌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鵲橋二號將為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此外,鵲橋二號還攜帶了3台科學載荷,分別是:極紫外相機、陣列中性原子成像儀、地月VLBI試驗系統。
嫦娥五號取回的月球樣本,因具有特殊科學價值,被全球科學家追捧。在不遠的將來,嫦娥六號將取回月球背面的樣本,也將是人類獲得第一抔來自月背的土壤,其科研價值更是不言而喻。
目前,嫦娥六號任務確定搭載了法國的氡氣探測儀、歐空局的負離子探測儀、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鏡、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個國家的載荷和衛星項目,這也將成為國際參與度最高的中國航天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