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輕生:是課業、成長還是制度問題?
徐區懿華 Eva校長、講師、電台主持
相信大部分校長都留意到,疫情後學生在與人相處、身心健康等方面情況,與疫情前比較,有明顯倒退。可惜及早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不多,各方面都沒有及時為年輕人做足夠的調節。
減輕課業就能解決問題?
古今中外,學子辛勤求學,就如人類不斷克服大自然環境中的挑戰尋求更好生存條件一樣,一刻沒有停過。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特別多學子輕生?是課業問題?制度問題?還是成長問題?疫情後,不見得課業比從前多了或難了,制度也沒有比疫情前有大改變。然而,學生錯失了成長中的一段時間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在學子輕生頻繁發生的這段時間,久不久就聽到有社會大眾甚或政策制定者提出降低課業要求,改變制度等呼聲。要求降低不難,只怕要求不斷降低後,卻仍無法令情況有所改善,反而令年輕人錯失更多。如何彌補錯失了的成長時光,盡快幫助年輕人有效地掌握應對各項難題和挑戰的信心和能力,會否才是更有效地幫助他們面對人生中各項挑戰的良方妙藥?
制度上能幫助年輕人嗎?
社會沿用的各種制度,大部分是疫情前的制度。疫情後無法趕上生活節奏的學子,自然就很容易覺得被社會遺棄,令父母失望,無法面對。套用近日熱播的電視劇《冰上火花》的一句對白:「喜歡這個世界和屬於這個世界是兩回事」這就是年輕人的感受。劇中主角帶出的訊息,非常正面:「為何這世界要有海?是為了讓哥倫布去發現新大陸。為何這世界要有天?是要告訴我們,只要肯嘗試,人類可探索宇宙。要是你跳進大海,才發現自己是一條淡水魚,我會把你撈起來。」欣賞編劇寫出這些對白,道出年輕人的心聲,他們不是要我們把所有事情弄容易點去騙他們:幫助他們有能力去接受挑戰,在他們力有不逮時,扶他們一把,才是他們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