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散為器/鐘鼓樓百零八聲\馮愛枝
今年北京文化論壇除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參加多個論壇外,還特別選取獨具特色的北京文化地標,設置了四條觀摩線路。可能是因為「北京中軸線」已列為中國二○二四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中軸線觀摩線路吸引了最多的中外嘉賓報名參觀。而參觀首站,便是中軸線北端起點鐘鼓樓。
「皇城地安門之北,有飛檐傑閣翼如煥如者,為鼓樓。樓稍北,崇基並峙者,為鐘樓。」《乾隆御製碑》曾這樣記載。在當代,作家劉心武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小說《鐘鼓樓》裏則生動描述「鼓樓在前,紅牆黃瓦;鐘樓在後,灰牆綠瓦。鼓樓胖,鐘樓瘦。」鐘鼓樓是司時中心,碑漏、銅刻漏、時辰香計時,擊鼓定更,撞鐘報時,共同構成完整的報時系統。在六百多年報時歷史中,鐘鼓樓始終沿用先擊鼓後撞鐘,即始於「暮鼓」,止於「晨鐘」的報時方式,發布標準的「北京時間」。
鼓樓工作人員介紹,元明時期鐘鼓樓的報時方法現無考證,清初報時方法為報五更,定更(一更)和亮更(五更)皆先擊鼓後撞鐘,鐘、鼓均敲一百零八聲,二更至四更則只撞鐘不擊鼓;到乾隆後,改為只在夜間報定更和亮更兩次更。每晚定更後,則便如清宮戲裏常見的情景,京城大小街道的更夫,手拿銅鑼、梆子和護身器具開始值夜。
鐘、鼓報時為何是一百零八聲?原來它們是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並且快慢相間敲兩遍的節奏進行,正好一百零八聲。再深挖文化元素,其中還有的寓意就是,古人劃分一年為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七十二物候,三者相加亦剛好是一百零八。
今天遊客到北京,鐘鼓樓已成為熱門打卡地,幾乎全天候熙熙攘攘,很難想像擊鼓定更與撞鐘報時能夠傳多遠。不過,根據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曾運用現代測聲科學儀器進行的聲音頻譜測量,在環境噪聲不高於四十分貝時,以前鐘鼓樓周圍無高大建築物,即便十公里以外,都能聽得到清晰悠長的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