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非常談/辯證看待內地生和海外生比例\鄧飛
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評級機構(簡稱THE)公布2023年度亞洲大學排名,打入首100名的香港本地大學總共有五間。但傳媒廣泛報道的重點卻是,在亞洲地區大學的國際化程度普遍上升的情況下,香港的大學國際化評分卻輕微下跌0.5分至97.3分。THE更引用香港大學聯招事務處的官方數據,稱來自內地的學生人數於2021/22學年按年升13%云云。這就彷彿給人一種印象,就是香港本地大學招收很多內地學生,而海外學生人數減少,從而讓香港本地大學的國際化排名下降了。
其實綜觀THE的評級報告,並沒有明文提到招生來源是否對國際化排名有決定性意義,更沒有公布決定國際化排名的計算公式和各個影響因素在計算公式中所佔的權重,但的確提到招收內地學生人數大幅提升,從而有意無意之間引導媒體,把這兩者串連成因果關係,這就讓社會產生一種感覺,把香港本地大學的內地招生和海外招生看成一種此消彼長的對立關係:在學額固定不變的前提下,內地學生多了,海外學生自然就少了,國際化程度自然也就降低了。好「精巧」的輿論引導手法!
如果你完全從靜態的方式來看,內地招生和海外招生似乎存在你多我就少了的互相排斥關係,但如果從細作出分析,則並非如此。
首先,從數量上講,內地高考學生人數與其他國家相比,本來就是顯得數量極為龐大。雖然今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內地人口出現負增長,但本年度的高考人數仍增至近1300萬,又創歷史新高。因此,在同等的大學入學成績要求之下,內地達到這個成績要求的學生人數,必然遠超其他海外國家的學生人數。從數量絕對值上,內地學生人數就必然佔盡優勢,就算香港本地大學刻意調整招生來源地,海外生也是在數量上與內地生匹敵的。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的最新公布數據,過去五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合共增加了50%。與香港的增幅相較,也不遑多讓。
兩者非此消彼長的對立關係
其次,從質素上講,內地學生的成績也不會差到哪裏去。何以這樣說呢?實事求是地講,世界各國和民族中,能在應試教育、考試成績上拚得過中國學生的考生又有幾個?純粹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中國學生(包括香港)基本上都是應試高手,中國父母又特別重視自己的孩子能拚過公開考試,應試式的「望子成龍」觀念,中國父母比其他國家的父母都要來得重要。這也造成了內地學生報考香港本地大學的考試成績,無論是用內地高考、用國際課程考試例如IB和A Level等,平均成績都會比海外考生高許多。從2019至2022年,四年的IB平均成績,內地考生都大幅度拋離全球考生,以45分滿分計算,內地平均分比全球平均分每年都高出4分以上。簡單來說,海外學生能有幾個考試考得過中國考生的?
因此,結合上述兩點來看,內地學生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素上,都比海外學生佔優。因此,就算香港本地大學並無任何地域性招生政策傾斜,招收和取錄非本地生也會出現內地生為主甚至佔盡壓倒性比例的結果,這是一個自然的結果,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所謂的「內地生擠掉海外生」觀點,其實並不是招生政策所引致,而是中外學生在數量和在應試教育質素上之差異所造成的。
最後,筆者非常支持要招收更多海外學生,以保持香港高等教育在生源上的國際化面貌和中外學生之間的國際化交流機會。但有兩個前提:一是不能因此而降低對海外招生要求,尤其不能造成中外學生之間有雙重招生標準。這不僅僅從種族平等和不宜對海外生有「超國民待遇」的考慮,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香港高等教育應有的高水準,要擇天下優才而教之,不能沉淪為「學店」,至於如何精準招收高質量海外生,這下期再論。二是香港本地大學也不宜因為內地生數量多、質素好,就從此集中全部力量招收內地生,省掉海外招生,這是一種路徑依賴,既不利於大學自身發展,也未能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給予香港國際化拓展的巨大制度優勢!
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