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生活授國安 建立國家歸屬感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首場活動在馬錦燦小學舉行,林定國、蔡若蓮和區志光等與學生一同參加3D打印工作坊。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首場活動在馬錦燦小學舉行,林定國、蔡若蓮和區志光等與學生一同參加3D打印工作坊。

◆馬錦燦小學學生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馬錦燦小學學生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馬錦燦小學學生觀看律政司「透過戲劇實踐法治」的話劇學習活動《獬豸神話奇遇記》演出。
◆馬錦燦小學學生觀看律政司「透過戲劇實踐法治」的話劇學習活動《獬豸神話奇遇記》演出。


  首場「國安進校園」活動上月揭幕 參與校分享教學規劃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將於下周六(15日)舉行,本年度特區政府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第一波活動,日前已率先在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揭開序幕。該校校長羅倩兒分享表示,校方會從學校行政、人事管理、教職員培訓、學與教、學生訓輔及支援、家校合作等六方面規劃「國安教育藍圖」。在教學活動上,他們會特別強調將國家安全與日常生活緊扣,融入中文、常識、德育及公民教育等各科課程中,並透過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校本工作坊等跨學科體驗學習,提升同學對中國文化和國家安全的認知,從而加強國民身份認同。◆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由現在到4月15日期間,香港的中小學幼稚園普遍仍處於復活節長假期中,但對教育界而言,國安教育絕非只聚焦在個別日子作推廣,而是需要持續結合多元形式細水長流地進行。為此。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舉辦了本年度「國安進校園」工作坊,30間小學於3月至6月底在教育局統籌下參與,又會派贈6萬本全新國家安全繪本至全港小學。

  首場「國安進校園」活動3月30日在馬錦燦紀念小學揭開序幕,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和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區志光出席。當日,通過各式手作及活動工作坊,介紹國家安全觀念。

  該校校長羅倩兒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活動當日校方與嘉賓分享了該校推行國安教育的情況,並讓嘉賓與學生一同參加3D打印及足毽文化工作坊交流互動。

  勉學生多了解國家科研成果

  她介紹,前者以國家科技成就為主題,由學生將航天火箭、「天宮」衛星、深海探測船等國家科技發展的象徵,製作成3D浮雕效果的圖案物件,老師會通過活動介紹國家科技安全的知識,讓學生理解維護科技安全的重要和國家對人才培訓的重視,鼓勵學生多了解國家科研成果,廣而深化太空以至深海領域的安全意識。足毽文化工作坊就由導師簡介足毽的背景和特色、國家傑出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驕人的成績,啟發學生對國家成就的興趣和運動的熱愛。

  羅倩兒表示,學生從中可初步掌握足毽的基本技巧並感受當中樂趣,日後在課餘時間更可和同學多進行這個傳統中國特色的運動,達至身心健康。此外,當日嘉賓、辦學團體及師生代表,亦一起完成一幅「國家安全 穩定繁榮基石」壁報,象徵共同協力維護國家安全。

  在推行日常國安教育方面,羅倩兒表示,校方注重從教職員培訓入手,安排及鼓勵他們參與不同機構舉辦的國安教育講座及工作坊,加強國安教育的認知,進而制定各類別課程內外的學與教教材和活動。

  整合課堂活動 籌劃跨學科體驗

  她介紹,學校老師構思相關教學活動時,會在不同範疇思考,透過整體規劃,整合各科課時內外的課堂和活動,將國家安全與日常生活緊扣,例如中文科可讓學生多閱讀唐詩及禮孝故事,常識科藉了解祖國氣候和地理環境等,建立對國家的歸屬感(見表)。

  羅倩兒又提到,學校會於國慶日、回歸紀念日等進行「國旗下講話」,分享國家新近發展和中華文化相關內容,又會藉出外參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姊妹學校交流等進行跨學科體驗活動,並鼓勵學生參加有關國家憲法、國家安全、基本法,以及中國航天和歷史文化有關的校外比賽,培養學生認識及欣賞中國文化,並為國家的發展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