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通道/保護生物多樣性 提供中國經驗


  「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不僅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會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小圖)在「部長通道」上表示,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考量,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向世界提供「中國經驗」。

  據黃潤秋披露,十年來,中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累計下降57%,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國地表水Ⅰ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提高23.8個百分點達到87.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中國是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最大、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近年對珍稀瀕危物種展開了不遺餘力的搶救性保護。去年,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中國繼續不遺餘力地發揮領導力,盡最大努力推動和協調各方達成最大共識,推動「框架」達成。

  他說,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理念,生態保護紅線機制等中國生態治理制度、舉措,實施大規模、大尺度的生態修復,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三方面經驗可供國際社會借鑒,「通過上述方法,中國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三贏。」

  繁衍野生大熊貓

  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副主任侯蓉介紹,她和同事們用近30年的時間,把成都熊貓基地大熊貓的數量,從1994年的18隻擴展到現在的237隻,增長了12倍。繁育大熊貓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最終的目標是要讓它們恢復野性、回到野外,讓野生大熊貓能夠永久生存和繁衍下去,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更好保護好大熊貓棲息地。\大公報記者 張帥、郭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