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兔典故 趣萌探秘
今年是兔年,於繁花似錦中華文化中,可愛的兔子遊走於不同時光的兔子洞,典故趣聞多籮籮。兔兔到底何時與大家一起成長?兔兔何時成為生肖賽跑比賽殿軍、何時成為搗藥兔、何時登月又何時下崗的?
兔年伊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的副研究員童宇博士及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天文統籌許浩強一一為大家拆解。\大公報記者 張凱晴
新石器時代/兔子「周邊產品」多籮籮
考古學家發現,兔兔的「周邊產品」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的凌家灘文化出土的兔形飾,是目前最早的兔兔裝飾。至商代晚期婦好墓亦可見玉製的兔形飾,不過在漫長的歷史中兔兔的形象亦漸漸與各元素融合。童宇博士表示,在中國,兔的產品造型豐富,如月兔、搗藥兔、奔兔、望月兔和顧兔等;而且不同材質的兔形或兔紋的文物都有,兔文化是非常普及、豐富的文化。
可愛的兔兔大軍由那時開始在本國的神話、記事及文物三方面積極進行「滲透」工作,據童宇介紹,月兔的形象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在《天問》中曾發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是:月光得到了什麼,竟能起死回生,晦暗了又能轉明亮,月亮因何所利而養育着顧菟在它的腹中?)
關於詩中的「顧菟」,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至今也還沒有定論。
有意見認為「顧菟」,僅指月中玉兔,凡間之兔,如果前加顧字,則是顧望那兔的意思。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顧是眷戀的意思。如林雲銘說:「月中微黑一點謂之兔。顧,眷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