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錄/流行語評選\胡一峰
一到年底,各種年度評選紛紛登場。多家語言文字機構、媒體都開展了「流行語評選」。流行,按說有一定標準,甚至可以量化為數據指標,但不同版本的「流行語」大都以「十」為限,進入「十大」的詞語,重合度卻不高。有時兩個版本甚至完全不同。我猜想,各花入各眼,是原因之一。認為西施好看的當然是多數,卻也沒有理由斷定,一定沒有向東施報以青睞之人。如果評選者正好是東施的粉絲,那結果叫人驚訝也不奇怪。
再則,如今是大眾傳媒的時代,口口相傳已非傳播主流,即便口耳間傳遞的信息,絕大多數也只是媒體上信息的搬運罷了。既然今日之流行語必流行於媒體之上,那麼,評選者選擇哪些媒體作為取樣來源,對結果就具有決定性影響。比如,從主流新聞時政媒體上找數據,那麼,常出現於新聞中的「大詞」自然優先入選,如果更關注專業性或娛樂性的媒體呢,結果也會不同。
如果因為這個原因而使評選結果差異較大,卻是一件好事。如此,從不同版本的流行語中,便可看到不同領域的年度熱點。有的評選機構大概也是考慮到此節,主動給「流行語」加上了限定詞,如「十大網絡流行語」。這樣一來,評出的都是網言網語,「栓Q」「退!退!退」,讓人覺得親切。
受此啟發,我想到,如果分門別類統計詞語流行狀況,或可形成新的文化景觀。舉個例子,分析各類餐飲、外賣網絡平台大數據,得出「十大美食流行語」,看看哪些菜系、口味,哪幾道菜式,入選年度最熱門的「進口貨」。分析一下書店的銷售情況、圖書館的檢索和借閱情況,又是一份「閱讀十大流行語」,發現年度受歡迎的作品作家、風格腔調。比起現行的美食必吃榜或各類書單,「流行語」的範圍更寬泛,結果更模糊,而模糊有時反而更準確,表現一年文化動向更為直觀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