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變身孵化器 在深港人創招牌

  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手打檸檬茶、充滿趣味的文創產品、飄香四溢的各式燒鳥(日式串燒)……當夜幕降臨,布吉河旁的一家商場外,傳統地攤搖身一變,成為點亮都市的曼妙夜景,給繁忙的都市人帶來一絲人間煙火氣。從香港來到深圳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港人麥棟培策劃組織這類活動已經近百場。

  記者:石華、李薇 深圳報道

  在來深圳之前,麥棟培曾在香港工作8年,從事動漫製作與營銷策劃,有自己的公司。「我對互聯網營銷案例研究比較多,現在電商平台想通過推廣得到一名新增活躍客戶,需要花費近450港元的推廣費。」如果能通過低獲客成本的運作,讓買賣雙方線下直接見面,不僅可以達成交易,也能讓商家更了解客戶的需求,客戶也能得到更好的體驗。

  靠打電話尋到首位客戶

  「後備箱集市」和「露營風地攤」是實現麥棟培想法的最有效途徑,然而這兩種方式在香港均不被法律所允許。2021年4月,他來到一河之隔的深圳,經營起市場營銷策劃公司,通過與深圳的商場合作,以及網紅或優質攤位的入駐,為商場引流增加人氣,同時商場免費提供場地,由他聯絡和管理租場的攤位主。「選擇哪家商場需要做大量的調研工作,要了解商場的目標受眾、人流等,如果商場本身營銷策劃體系就十分完善,商場一定不會理會我,只有人流欠佳的商場,我才有機會。」麥棟培說,他更願將自己策劃的這類活動稱為「快閃孵化器」。

  至於如何與商場取得聯繫,他選擇了「最笨」的方法 ——給一家家商場打電話。儘管效率不算高,但在創業初期卻是最有效的,「我大概被拒絕了上百次吧,基本上打100個電話才會有一個人理我。」在一個個質疑和拒絕的電話後,2021年年末他終於迎來了在深圳的首個項目。「那是與大型地產發展商旗下商場合作,他們看到我在香港的案例,願意給我機會。」麥棟培介紹,自己通過「兒童尋寶活動」為商場引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事業從0到1很難,從1到100就順暢多了。」麥棟培說,「只要做得好就會有口碑,商家也會給你推薦資源。目前我在深圳各區已組織了近百場類似營銷活動。」

  面試篩選攤主 防品類同質化

  在世界盃期間,晚上6時許,羅湖茂業奧特萊斯百貨商場門口,由麥棟培組織的「露營風地攤」,攤主們早早就開始準備。生於1997年的阿林在深圳有一份固定、安穩的職業,但每天下班後,他都會開着小汽車,載着一台半自動飲品機械人前往商場門口擺地攤。阿林介紹,這台機器是朋友公司研發的,僅需6種原料就能做出十幾個品類的奶茶。阿林說,起初擺攤是為了幫朋友推廣一下機器,但經過十來天的嘗試,已漸漸喜歡上這種「靈活就業」的模式。「一杯奶茶售賣20多元(人民幣,下同),一個晚上下來可以賺四五百。一方面彌補了工薪收入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我的業餘生活,認識了很多攤主,結交了很多朋友。」

  華燈初上,龍崗西埔夜市一片熱鬧。麥棟培與商家合作,通過「後備箱集市」撬動了萬科廣場和陽光里的人流量,而將其打造為夜市區,他僅僅用了兩周時間。「步驟其實很簡單,通過認識的攤主資源,在社群發布招募信息,根據報名情況一家家篩選,了解他們擺地攤的初衷,從而選擇出優質客戶。」麥棟培告訴記者,面試是自己的堅持,為了避免「內卷」和品類同質化。而在活動前期,受疫情影響,他只收取了攤主們攤位衞生管理費,場租全免。靠着良好的口碑,集市的車輛很快從8輛增加到17輛,在為商場引流的同時,他也得到一筆引流費。

  冀地攤經濟形成品牌效應

  經過近兩年的打拚,目前麥棟培的公司不僅可以收取商場營銷活動費,也能從每個攤位的盈利中抽取10%的利潤,收益隨着人流增長遞增。不過,在他看來,無論是「後備箱」還是「露營風」,都是傳統市集模式。他更想做的,是將戶外模式的地攤經濟形成品牌效應,提高攤位准入的標準。

  「地攤經濟正在慢慢迭代升級,在和新業態結合中孵化出更多商業可能。我覺得這種更多樣化的可能,也許才是未來年輕人創業的正確打開方式。」麥棟培指,未來港人想來內地創業,或者內地創業者想測試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否可行時,均可到他這裏進行低成本測試,「相比辦公室那種傳統孵化模式,我相信大家更需要一種可以直接接觸客戶的方式,而我們就是他們最好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