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檢測/樽裝茶含微塑膠 學者促立法規管

  圖: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史東甫提醒,這些微塑膠很可能會和腸胃裏的食物發生反應,進而拆分成更小的微塑膠被人體吸收。\大公報記者文澔攝
  圖: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史東甫提醒,這些微塑膠很可能會和腸胃裏的食物發生反應,進而拆分成更小的微塑膠被人體吸收。\大公報記者文澔攝

  微塑膠(微細膠粒)除了造成海洋污染,還會悄悄滲入我們的飲食中。近年多款膠樽無糖茶標榜「減少脂肪吸收」、「去油解脂」,備受熱捧。有正在減肥的人士直言「以茶代水」,每日飲三、四支這類茶飲料,但真的愈飲愈健康嗎?

  大公報記者把五款茶飲料交託大學做實驗測試,結果發現一支500毫升樽裝茶飲料,最多含有約75顆微塑膠,最少亦有5顆。檢測人員表示,微塑膠會自然排出體外,但也會吸附有害化合物帶入人體,累積或會影響健康。目前,本港沒有規管食品中微塑膠的法例,食環署回應《大公報》查詢時表示,國際機構均沒有就微塑膠在食物安全方面訂立標準,署方會繼續關注國際研究發展。

  大公報記者 陳可

  微塑膠是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微細膠粒,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載體,形狀各異,肉眼難以看見。隨着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微塑膠已經漸漸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包括樽裝茶飲料。

  《大公報》委託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史東甫博士帶領的團隊,為市面五款無糖茶飲品做微塑膠含量檢測。五款產品分別標記為樣本一、樣本二、樣本三、樣本四及樣本五,主要檢測飲品內有沒有微塑膠(介乎50微米(μm)至5毫米(mm))。是次檢測涉及五款不同品牌,每次測試需要使用1公升茶飲料。為提高檢測精確度,每款飲料重複測試三次,即每款茶飲樣本各6支,即合共測試30支500毫升飲品樣本。

  每公升最多驗出37粒

  檢測結果發現,每款樽裝茶飲料樣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微塑膠,當中樣本四樣本微塑膠平均含量最高,每公升平均發現40顆微塑膠,而該產品幾支樣本的微塑膠含量差異亦最大,重複測試中最多檢測出75顆、最少5顆。其餘四款茶飲品樣本的微塑膠含量平均在18至27顆之間,當中樣本一和樣本二樣本的含量差異比其餘兩款大,其中每公升樣本二樣本最多檢測出37顆、最少17顆。

  對於在樽裝茶飲料檢測中發現微塑膠,史教授估計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製作過程中受到原材料或生產線污染;二是塑料瓶於儲存過程中因碰撞、攪拌或紫外線照射等,分解出微塑膠,「同款飲品樣本測出微塑膠數量差異較大,很可能因為生產批次不同。」

  或拆成更細被人體吸收

  史教授表示,是次測試中發現的微塑膠,於染色後能透過顯微鏡用肉眼偵測,其體積相對較大,一般不會被腸胃吸收,進食後最終會被排出體外。但他同時提醒,這些微塑膠很可能會和腸胃裏其他食物產生反應,從而被拆分成更小的微塑膠,「如果被拆成更細,就會被人體吸收」。史教授續說,樣本中可能存在更多肉眼未能偵測、少於1微米的微塑膠,這些微塑膠體積細小,有可能經腸胃吸收。

  另外,史教授坦言,塑膠物料多屬於非親水性聚合物,故能吸附並累積環境中一些有害化合物,如可能引致癌症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等。他解釋,PAHs不溶於水,容易黏在微塑膠上面,且對人體有害,能致癌。他指出,最常見的PAHs來源於燒烤,食物被燒焦的地方多含有PAHs,「PAHs主要透過燃燒石油產品或有機化合物,可經由空氣或生產過程吸附於產品中的微塑膠表面。消費者如飲用受污染的微塑膠,會增加健康風險。」由於現時本港沒有相關法例規管食品中的微塑膠,史教授希望政府推動立法規管,進一步保障市民健康。

  《大公報》就微塑膠事宜向食物環境衞生署查詢,食環署回覆表示,國際權威研究報告顯示,食用受微塑膠污染的水產品所攝入的污染物分量甚微,不會影響健康。食環署又指出,「國際機構如食品法典委員會、歐洲食物安全局、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等,均未有就微塑膠在食物安全方面訂立標準。科學界會進一步研究食品中微塑膠的潛在健康風險。食物安全中心會繼續關注國際間就微塑膠課題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