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三樂/徐學平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一首《讀書有感》,寥寥數語便道破了讀書的底蘊和美妙,說出了閱讀中那份難以言表的收穫和快樂。我乃凡夫俗子,無他嗜好,惟閒暇捧讀並樂在其中。

  讀書之樂,樂在讀之。小學時,在灶台邊藉着微弱的火光讀過《西遊記》,在曠野中幕天席地朗讀過唐詩宋詞;中學時,在課堂上躲避老師的火眼金睛偷看過《紅與黑》,在夏夜裡冒着蚊蟲的叮咬默誦過泰戈爾;大學時,山間的林蔭裡閱讀流暢的散文,溫暖的被窩裡瀏覽纏綿的小說。現在工作了,閱讀卻成了一種習慣。每天就那麼靜靜地,哪怕只讀上幾頁也好,都可以覺得日子沒有虛度,偶或得到一絲感悟,便會讓自己感到無比的富足。

  讀書之樂,樂在思索。漫步魯迅的筆下,我讀懂了心靈壓抑時的吶喊,擺脫了前途蹉跎時的彷徨,減去了一份對閏土的怨艾,增添了一絲對阿Q的悲憫;爬上杜工部的筆端,我看到了舊社會的千瘡百孔,聽到了朱門大院裡面鎖住的歡笑以及荒郊曠野上悲涼的哀鳴。細讀《簡愛》,我體會到了獨立、堅強與真正追尋自我的勇氣;走到雜文家邵燕祥面前,我彷彿被他犀利的筆鋒剝光,自己心靈深處的每一絲污垢都顯得那麼明顯,無所隱匿,從而勇敢地站在明媚的陽光下,盡情享受那份被渴盼已久的洗禮。

  讀書之樂,樂在陶醉。對於讀書之人,書的來源不外乎借閱和購買,我乃是借者多而購者寡,只因囊中羞澀也。

  儘管如此,書房裡的書櫥也日益充實了起來,文史哲各有所得,經管法略存數籍。只因時常以「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書」作銘自勉,故而腰帶緊之又緊,人在不覺中便瘦了一小圈,竟然也能從肚皮底下擠出一本裝幀豪華、印刷精美的厚厚大書。於是挑燈夜讀,欣然忘食,縱使肚腹咕咕作響,也不願輕易釋手。

  其實,不管在工作之餘,還是假日小憩,細讀一本書,靜思箇中的滋味,任其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這在放鬆身心的同時,也可找尋着自己的不足。

  抑或,乾脆遠離塵囂,花間品茗,搖椅獨坐,攤一本雪萊在膝頭,這同樣也會讓自己沉醉於一個書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