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家人:他們仨姊弟同奪書法獎


  圖:歐陽家姊弟各展所長:穎思寫《大學》、穎民和穎豪寫《千字文》

  □同一個家庭,同一種志趣,卻是不一樣的精彩。說的是歐陽穎思、穎豪、穎民三姊弟的故事。他們先後在同一間小學和中學讀書,拜同一個老師,同樣寫得一手好書法,硬筆、毛筆兼擅,同樣揚威全港學界。剛揭曉的二○○八年全港青年學藝大賽,他們仨再露鋒芒,姊姊是公開組冠軍,兄弟倆躋身中學組三甲!\本報記者 文:呂少群

   圖:黃洋港

  認識歐陽三姊弟,源自第三屆「新世紀的創意──香港青少年書法繪畫比賽」頒獎禮,十五歲的穎民以歐體揮就的「健兒拚搏顯決心,全民抖擻迎奧運」贏得青少年書法組冠軍。十六歲的哥哥穎豪,首度以行書參賽的作品「意志高昂闖奧運,前赴後繼齊奪金」卻意外落選,對這個小學起就是學界毛筆、硬筆賽得獎常客來說,簡直難以置信,爸媽同聲為他不值,但他淡然一笑,覺得是意料中事,謙稱尚待用功。其實,早前在扶康會奧運精神展風采書法賽,他和弟弟分別在高中和初中組摘冠。

  一管毛筆點點墨,一張白紙九宮格,寫出方塊字一個,全憑靜心用功練。說起來,三姊弟跟吳治平老師學書法快十年了。當年,讀幼稚園高班的穎豪,連同弟弟,到安定邨及友愛邨社區中心上書法興趣班。穎民記得,一大班小朋友在吳老師指導下,拿起毛筆,學着寫「三」字,一筆一橫地寫呀寫,寫了一遍又一遍,這個兼有長中短橫筆的漢字,看似簡單,線條都是橫的,其實不易寫,三筆的上中下如何鋪排,使之配合得宜,連大人也未必寫得好,何況小朋友,自然也把坐不定的穎豪悶透了。

  習字十年 狠下苦功

  雖說自小對書法有興趣,但寫來寫去都是橫橫橫,嚴格的吳治平還不斷糾正執筆和坐姿,反覆強調心正字則正,看來有點機械又枯燥,一些小朋友由最初的新鮮好奇,漸漸變得抗拒甚至打退堂鼓了。不過,穎豪、穎民都很聽話,認真地書寫。這裡面有個秘密:原來在社區中心的課室旁邊,有個遊戲室,寫完毛筆字就可以玩足一小時遊戲,好玩是兒童天性,兄弟倆自然更來勁,快快地寫完要寫的字,好好地嬉戲一番。吳治平表示,漢字以橫筆居多,三字有三劃,有長短,寫得好這個三字,算是局部掌握了書法。

  勤有功,戲也有益。穎豪和穎民的毛筆字,由最初大小不分,粗幼失衡,甚或頭重腳輕,逐漸似模似樣,慢慢趨於工整,初步打下了基本功。三四個月後,他們由友愛定安社區中心轉到吳老師的屯門書室上課。有一次,上小五的姊姊穎思隨媽媽送書法功課到書室,看着小朋友在寫書法而躍躍欲試,順理成章地,她成了吳治平的學生。

  十年來,每逢星期天,不論炎夏寒冬,初春暮秋,當許多人在七八點鐘還蒙頭大睡,要在星期天好好睡大覺時,三姊弟已聯同媽媽,坐上爸爸歐陽鵬樂開的車,直奔屯門碼頭海榮路的氣韻軒上課,準八點開筆練字。文靜的穎思表示,不覺得學書法是沉悶枯燥的事,反而特別喜歡臨帖,一筆一劃一點一勾,要臨摹得一模一樣,就靠觀察入察,狠下苦功。好勝的穎豪,則着迷於老師的吊筆功力,暗暗下決心要吊到最尖處。排行第三的穎民,看着姊姊哥哥學書法那麼投入,寫的字獲得讚賞,自然也不甘人後,急起直追,歐陽媽媽和吳治平不約而同形容他「鬥心好強,悟性高,有潛質」。

  臨摹歐體 承傳薪火

  習字之餘,更要學讀帖。歐陽三姊弟最常讀的是歐陽詢的楷書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是唐代書法名家,早年學王羲之父子,其法度謹嚴的楷書自成一家,世稱「歐體」。學歐書者,多以此為範本。有別於書法初學者往往會師法柳公權、顏真卿,吳治平特意要求歐陽三姊弟學歐體,一來是讓他們認識與祖先的血緣,以利承傳,二來也寄望他們將來成就更大。他認為,楷書難學,要下苦功,一旦學好,則隸、草、行書無往不利。

  成就看長遠,成績在眼前,也是上進的動力,三姊弟寫得一手好書法,正是不斷受嘉許的成果。穎豪的感受特別深,小二那年,他首度參加全港學界書法比賽就一舉拿下冠軍。此後在就讀的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上午校,差不多每隔兩星期就會上台領獎,從書法寫得好、學業成績好、圖畫畫得好,校內校外,從屯門社區、全香港以至粵港澳學界賽事,他連連獲獎。緊隨其後的穎民,在一次次的書法賽、繪畫賽以至標誌設計賽,也是一次次榜上有名。

  現年二十一歲的穎思清楚記得,小六那一年,本來要參加所讀學校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上午校的畢業宿營,結果她選擇留在家中練筆,最後憑「性靜情逸,身動心疲」贏得小學組冠軍。事後回想,她承認既不開心但又不後悔,魚與熊掌總要取捨,「勝出比賽是一種鼓舞,不止是贏,更是挑戰自己的機會」。年前臨陣應邀到港島華仁書院參加硬筆比賽,她又獲得冠軍,獲頒一座有四條高柱的獎座,好高又好重,跟運動會上總冠軍拿的相若,別提她有多開心了。

  獎座堆積 忍痛丟棄

  由最初姊姊、哥哥個人參賽,漸漸地三姊弟一齊參賽,又一齊得獎。也是在港華,他們巧遇前往做禮拜的曾特首並合影。參賽後,他們捧回的獎座由最初一兩個,逐漸變成倍數。管接管送的歐陽爸爸說:「他們獲取的獎狀和獎座都要乘以三,擺滿了書櫃、窗台,佔用了客廳、睡房的空間,居所地方不夠,除了送親友,太太被迫偷偷把一些獎座扔掉,算起來有十幾個。」眼看戰利品被棄,穎思等當然捨不得,至今說來仍是心有戚戚然。訪問當天,歐陽媽媽背來了兩個沉甸甸的購物袋,裡面全是三姊弟的戰績,包括粵港澳少年兒童美術書法攝影賽、千人揮春賀千禧、新世紀的創意書法繪畫賽的獎狀,還附有幼稚園、小學的部分原作,疊起來有一尺來高。可以說,他們參賽戰無不勝,「不獲獎才是怪事」。

  人無長勝 學懂謙虛

  偏偏就有此怪事。穎思得過毛筆、硬筆等書法賽大小獎項,偏偏在香港大學通善壇書畫賽遭遇滑鐵盧,而且連續兩屆都落榜,連優異獎也拿不到。吳治平分析,很可能是第一次落敗的陰影揮不去。失落過後,穎思領悟到山外有山,逐漸學會「輸得起」,人更加謙虛,她知道經得起壓力才能成功。有趣的是,穎豪拿了通善壇書畫賽冠軍,前年得過青年學藝比賽中學組冠軍,今年則由穎民摘下桂冠。

  人生就是這樣,未必有長勝將軍,歐陽三姊弟也通過一次次比賽而明白天外有天,在聯袂參賽的過程中互相鼓勵,切磋交流。長年累月習書法,使他們對這門國粹倍加熱愛,入讀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後,特別是升讀高中時,修文科的穎思、讀商科的應屆中五生穎豪,以至剛升讀中四理科班的穎民,不約而同選擇視覺藝術(美術)為會考選修科。穎思當年在美術科摘優,穎豪、穎民相繼在明年和後年應考,以他們的書法和美術造詣,摘優看來勝券在握。幾年來,三姊弟都在暑假用心書寫了歐體的千字文,用以自勉,歐陽媽媽把這些得意之作一一裝裱,送給親友。她有點可惜地說,今年升讀中文大學二年級的穎思,暑假期間太忙,未像往年花幾天再寫一篇千字文。聽得出,媽媽對大女兒的期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