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讓──俠骨仁醫 復康之父


  圖:方心讓(左四)與董建華(右四)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授勳儀式上

  □他,出生名門,卻心繫弱勢社群;他,一生行醫,不忘為殘疾人謀福利,創辦復康會。他那虛心和無私的貢獻,令認識他的人為之動容和敬仰。新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六十年來大批曾為祖國付出汗和淚的賢人達士,總令人難以忘記。然而,對香港和祖國的殘障人士來說,他的付出不只是難以忘記,更是不可能忘記。他,就是「復康之父」方心讓。\本報記者 陳萍花

  方心讓生於軍閥混戰的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母親高玉崑是一家從事造紙業與絲綢生意的名門獨女,父親方振武為將軍,是孫中山先生近身的衛士長,但不幸於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香港失蹤,從此母親就獨力撫育方氏六兄弟姊妹。一九三六年,方氏一家以難民的身份來到香港,方心讓入讀英皇書院,但因不諳廣東話而經常被同學歧視和嘲笑,令他一度感到十分孤獨和無助,學習也倍感困難。幸而,他有一股堅韌的毅力,最終不但完成了在英皇書院的中學課程,更順利考上香港大學醫學系,走上懸壺濟世的行醫生涯。

  圓母願望讀醫助人

  方心讓在他自傳《復康──一生的使命》這樣說過,促使他讀醫的是他最敬愛的媽媽。「媽媽一不想我搞政治,二不許我從商,三希望我可以憑自己的本事,多幫助人,所以我就選修了醫科。」後來,不只他選了醫科,就連他的子女,除了女兒方敏生外,其餘子女亦成了各專科醫生。方心讓當然也不負母親期望,不只當了出色的骨科醫生,醫治了成千上萬的病人,更值得人們敬仰的是,他不惜付出一生時間和精力,致力從事復康工作;在醫治病人身患的同時,更醫治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重新走上人生的康莊大道。

  方心讓的從醫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他十七歲入讀港大醫學系時,開始一年半是好端端的,但不久即遇上太平洋戰爭,他被迫輟學。年紀輕輕的他為了保衛香港,請纓參加義勇軍,但隨着香港形勢越來越混亂,方氏一家被迫返回內地避戰,而方心讓輾轉到了廣西、桂林、重慶和上海等地斷斷續續地完成其大學課程,然後返回港大考取醫科學士,他當時已二十七歲。雖然歲月蹉跎,但他卻從沒有浪費半點時間。「由於那段時間曾修讀了三年解剖學,所以對骨骼結構認識特別深,日後在選修專科時,便選讀了骨科。」雖然歲月艱辛,但卻令方心讓在解剖學上奠下穩固的基礎。

  創辦復康會贏美譽

  雖然方心讓的醫術已十分精湛,並已在港大任外科副講師,但好學的他為求精益求精,仍孜孜不倦地不斷進修,並於一九五二年獲得中英獎學金到英國利物浦大學修讀骨科碩士,期間更考獲英國、美國和澳洲等國家的外科及矯形學院院士,四年後返港大繼續任港大講師,直至九十年代。同期間,他還開辦私人診所,在多間醫院主持骨科部門的工作,還於一九五九年特別為殘障人士創辦「香港復康會」,從此改寫數以十萬計香港殘障人士的命運,亦為他贏得「復康之父」這美譽。今年剛好是復康會創立五十周年紀念,可惜慶祝活動已沒有了他的出現,因他早於○五年中風後就床,至本月二十六日去世,享年八十七歲。

  被譽為醫學界奇才的方心讓,他一生致力關心殘疾人士福祉,他的虛心和愛心都贏得後人敬仰,並為他帶來不少榮譽。他先後於一九八一年獲「香港傑出市民」和「國際傑出男士」獎;九十年代初更獲聯合國頒發傑出成就獎。二○○一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以表彰他在公益、社會和復康事務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