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 鱲/莊棣華(香港魚類學會主席)


  圖:異鱲

  本期「每周一魚」介紹的仍然是淡水魚中最大類群「骨鰾超目(Ostariophysi)」之中,屬於「耳鰾系(Otophysi)」之「鯉形目(Cypriniformes)」下「鯉超科(Cyprinoidea)」的「魚丹亞科(Danioninae)」,為一群小型魚類。成員包含原產於華南及香港本土的「波魚屬(Rasbora)」、「異鱲屬(Parazacco)」、「鱲屬(Zacco)」、「馬口魚屬(Opsariichthys)」、「唐魚屬(Tanichthys)」、「擬細鯽屬(Nicholsicypris)」等。

  物種故事

  一八六八年,由英國動物學家京特Albert Charles Lewis Gotthilf Günther (1830-1914),在大英博物館藏魚類目錄(Catalogue of the fishes in the British Musem)的第VII卷中,根據採自香港內陸山區的標本被首次記載。

  中國有關「異鱲類(Parazacco spp.)」的記載不明確,上周已有提及,由於古籍中多記載經濟魚類,價值不高的小型魚類缺乏清晰的描述。

  京特(Günther)的原文中,「異鱲」原名為「斑尾赤稍魚(Aspius spilurus)」,當時被歸入「赤稍魚屬(Aspius)」,其後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 1868-1962)在一九三五年於《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第6卷、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Lin Shu Yen)在一九四九年的《香港漁業研究站學報》(Journal of Hong Kong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第2卷中,一直也以「Aspius spilurus」之名記載,其描述所根據的標本全部均產自香港。

  本種的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頗多,有Aspius spilurus、Zacco spilurus等,次定同物異名(junior synonym)為Zacco asperus,而誤訂名(misapplied name)則有 Opsariichthys elegans及Opsarichthys sp. 等。【註: 同物異名:同一物種的不同名稱;先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及其以前的早期名稱;次定同物異名:有效名稱以後出現的所有無效同物異名】

  由於「異鱲(Parazacco spilurus)」首個記錄採自香港,牠在香港最早的科學描述也就是一八六八年京特(Günther)的原文,擁有「異鱲(Parazacco spilurus)」這學名的模式標本(type specimen)個體產自香港,因此香港是這個物種的模式產地(type locality)。實際上,眾多棲息於香港的物種中,真正以香港作模式產地的並不多,不少原以為是香港發現的新種,後來卻證實是鄰近地區已發現物種的同物異名。故此「異鱲」對「香港」有着重大意義──是一個少數真正原產於香港、能代表本地魚類的物種。這也是「香港魚類學會(Ichthyological Society of Hong Kong)」選牠為會徽(見本文末標誌)的主要考慮因素。【註:模式標本:命名物種時用作代表某物種的,由眾多標本中被選出的最標準模範個體】

  生活習性

  「異鱲」與「斯氏波魚」同屬「鯉科(Cyprinidae)」中「魚丹亞科(Danioninae)」的一種小型魚類,多年生(perennial),群居性(gregarious)、晝行(diurnal)的肉食性(carnivorous)原生淡水魚類(primary freshwater fish)。孵化後的幼魚(larvae)及稚魚(juvenile)群集於河岸緩流表層,亞成魚(sub-adult)及成魚(adult)則在溪河中層至表層棲息,部分老成魚(aged-adult)有明顯的躲於石縫的傾向。體表被中型圓鱗,游泳及力強,可躍越有小落差的石澗,由低地下游至上游支流均有蹤跡。雄性身型較大,成熟者於繁殖季節出現明顯的第二性徵(副性徵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包括粉橙紅的體色、面頰及下唇上的追星(pearl organ)、延長而游離狀的臀鰭條等,雌性卻只是腹部淡白脹大,體型較雄魚略小。喜活躍群游於流水,於砂石混合底質環境繁殖。

  地理分布

  「異鱲類(Parazacco)」只分布在華南地區,全球僅一種,為中國特有種(endemic species),分為「異鱲(Parazacco spilurus spilurus)」及「海南異鱲(Parazacco spilurus fasciatus)」兩亞種(subspecies),但二者非常近似,極可能為連續地理變異的同物異名。分布最東至廣東海豐、北至北江、南至海南島,西達廣西,以珠江為分布中心。在本港,於所有水系的淡水河段均有棲息。

  文化資料

  「異鱲」經濟價值不大,香港山溪中數量雖多,但在本地文化中未有清楚記錄,另因棲息於流水,行動敏捷,被捕機會也較少,只是偶然也會成為「河鮮」。

  「異鱲類(Parazacco)」的近緣姊妹群有「鱲類(Zacco)」,物種成員擁有許多共同的特徵,如極流線的體型,繁殖時的燦爛色彩、延長而游離狀的臀鰭鰭條等,於日本及台灣深受觀賞魚類愛好者所愛,唯獨需要設冷水器以較低水溫飼養。在水中群游姿態頗壯觀,可人工繁殖,是中上級養魚者的良好竉物。在某些地區,因對獵物反應快且貪食,常成溪釣入門者的練習對象。

  生態檔案

  「異鱲」在香港淡水魚類中屬於小型的捕食者,原產於華南地區,對本港急流環境具有良好適應性,懷卵數多,成長迅速,成體存活率高,種群中個體數量較穩定,在各水系經常成為優勢種。攝食量多,能有效控制水域中的小型動物數量,也會是翠鳥等水鳥的食物,在本土流水(lotic)淡水生態系統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棲息於有極輕度污染的淡水,所棲息數量之減少能反映水質劣化,是河溪淡水域的「指示物種(indicator species)」。成熟個體可長至15~20厘米左右,棲息於中或近表面的水層。在河溪生境受家庭用水污染及土地開發所破壞時,幾乎是首當其衝而消失的淡水魚類,於華南各區絕迹的主要原因也是如此。希望政府與各區村民及土地發展商共同努力,有效制止及處理污水排放,保育水環境,恢復各區河溪全域水質的天然度,讓「異鱲」在流水中隨處可見。  

  (香港魚類學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