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學大師唐君毅故里行/本報記者 向 芸
圖:參加唐君毅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港台及內地學者在唐君毅故居前合影
(本報攝)
100年前,以學貫中西、教澤廣遠而享有「現代新儒學一代宗師」美譽的唐君毅出生在「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的普安鄉周壩村;100年後,他留下的著作涉獵廣泛、珠玉紛呈,在現當代中國哲學界獨樹一幟,其家鄉成立了唐君毅思想研究所和君毅書院,為身處紛雜世事的人們搭起一片靜享中國傳統文化的淨土。
唐君毅故居周壩村,是一個東西走向的狹長沖積壩,依山傍水、空靈秀麗,西頭山上五棵千年古荔枝樹和江中的中華鱘產卵場及515車間所生產的「五糧液」,天下揚名。
茂林修竹掩映下的青石小瓦、尚仁的川南民風,以及金沙江畔、少峨山下「東去江聲流汩汩,南來山色莽蒼蒼」的故鄉山水陶冶了唐君毅篤厚寬容的大儒之風範。故居為清代建築,雖樸實無華卻氣派溫馨,雖無雕樑畫棟卻盡顯傳統耕讀世家之靈氣,親近鄉賢聖哲與體味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不禁而生。
創辦香港新亞書院
與前來探訪唐君毅故居的港台學者信步走在故居前的小路上,普安鄉的黨委書記介紹說,據考證,唐君毅故居門口的小路就是通往雲南昭通、大理、昆明的絲綢之路,並由此通向緬甸、印度直至西亞諸國。就從這條小路出發,唐君毅走進了北京大學、南京中央大學等,並最終走到香港,創辦了把中國傳統書院教育和西方學校教育結合起來的新亞書院,成為復興中國儒學的基地。
由於歷史原因,故居的部分房屋被拆改建,加上風雨侵蝕和年久失修,破壞比較嚴重,但海內外每年來此尋蹤者仍以千計。
根據港台學術界及相關人士的建議,唐君毅故居的建設已有初步方案,包括修繕唐君毅故居,塑銅像供人瞻仰;已設立的唐君毅書院及國際學術研究中心將存放其手記、著作及唐學會專著等,並定期召開學術研討會;擴建唐君毅學校,將其精神作為中華美德教育的組成部分;以及建設唐君毅衣冠塚和故園觀光農業生態園等。
唐君毅學術思想研究會會長駱為榮告訴我們:「整個故居的修繕需申請專項修繕資金,但民革宜賓市委提出了建設唐君毅故園文化城的建議,宜賓縣也將其列入『十一五』規劃,加上唐先生弟子的支持,唐君毅的故居會有嶄新面貌,其精神也會更加發揚光大。」
【本報宜賓二十九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