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修復被批無章法
圖:大型歷史題材影片《大明宮》以大明宮的興建、繁盛和衰亡為線索,講述發生在這座宮殿裡的故事 網絡圖片
總投資120億元的陝西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將於10月1日開園。然而就在開園日益臨近時,有網友反映部分已建成的建築近期竟遭到拆除。大明宮保護改造辦公室主任周冰24日回應媒體稱,遺址公園為了適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需要進行了景觀調整,屬於搬移,而不是拆除。
【本報記者任麗西安二十四日電】
大明宮遺址區保護項目自2007年10月啟動,是「十一五」大遺址保護的重點工程,也是世界古遺址保護中心確定的「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實現「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現代化的和諧共生」這一世界性命題具有典型示範意義。
據了解,2004年,考古部門經過勘測,初步確定大明宮遺址面積為3.2平方公里,但考慮到要確保遺址安全,規劃設計時適當擴大範圍將面積增加到3.5平方公里。保護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其中搬遷安置費用約90億元;考古、文物保護展示及公園建設約30億元。2006年下半年,中國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正式啟動了絲綢之路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搬到哪裡開園日方揭盅
周冰也坦承,早在2008年底,就獲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將參與「絲綢之路整體申遺」。而這次搬移的三個景觀(即崇明門雕塑、紫宸殿旁邊一座宮殿和進行修鋪的丹陛望月廣場斜坡),是從去年10月份才開始建設的。
為什麼中間有一年時間,卻沒能在景觀的建設之初就考慮到申遺要求,而導致工程返工?周冰說,這三個景觀準備建設是在去年10月份,一直想着按照申遺的標準來施工,但是申遺的標準比較模糊。本次只是園區內部分景觀需要調整,並非拆除。大明宮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不調整,絲綢之路申遺可能通不過。他直言:「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這三個東西都在搬遷中,搬到哪裡,開園之日一定公諸於世。」
靠門票進賬30年難回本
針對市民反映,崇明門雕塑的拆除費至少28萬元,丹陛望月廣場斜坡上的石刻雕花花費了逾千萬。那麼本次在建遺址調整的成本價格如何,周冰表示,本次景觀調整成本不知,他們只考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展示需要。
他舉例說,就像大明宮遺址保護一樣,如果我們要詳細算賬的話,拆遷和建設很難做下來。如果文物保護需要,那麼,投多少都是應該的。
如何能收回巨額投資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靠門票收入顯然遠遠不夠。據西安大明宮保護辦透露,除去三分之二的免費區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收費部分目前擬定的成本票價為60元。有人算了一筆賬:按照大明宮自己設計的人流量每年200萬人次計算,一年的門票收入僅為1.2億元(不包括營運成本)。
周冰稱,他們沒有完全按照旅遊項目的營運來算這筆賬。90億元的拆遷安置工作完全是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是無法量化這些投資的收益的。另外,30億元即使全靠賣門票也要賣將近30年,因此還是靠未來城市資源的營運收回。
大明宮遺址將呈六亮點
大明宮是唐代最為宏偉的宮殿建築群,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其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自唐高宗起,唐朝歷代帝王大都在此居住、處理朝政,曾經是唐朝200多年的政治、文化中心。乾寧三年(公元896年)大明宮毀於兵亂。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開園後將形成六大亮點:由八公里宮牆、宮門、中軸構成的大規模遺址格局形制;獨特的東方古建築遺址地標性標識,如紫宸殿、含耀門等;科學的復原研究基礎上建設的微縮景觀;集考古、科研、科普、遊藝和旅遊為一體的遺址中心;以3D電影、實物、電子、模型和標牌合而為一的遺址闡釋系統;「月光大明宮」的夜景觀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