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成南北分界帶圖


  【本報訊】中國南北分界的標誌近年來成為某些地方熱門的建設項目。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陳全功等人基於GIS(地理信息系統)的數位評估,完成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首次為中國南北分界給出了定量、定位結果。

  《蘭州晨報》12日報道,根據陳全功教授等人完成的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中國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綜合屬性,呈現帶狀,涉及七個省的130個縣(市),總面積約145500.74平方公里。

  南北分界研究由來已久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北方」與「南方」這種有特指意義的稱謂來源已久。在國人心目中,「南方」與「北方」的分界似乎應當是在江(長江)淮(淮河)之間。

  1908年,中國地學會(後來的中國地理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的角度出發,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當時與南嶺相對應的北嶺即是現在的秦嶺。但張相文以「秦嶺─淮河」劃線分南北的想法在實際中卻很難實現,因為秦嶺不只是東─西向一字排列的眾多山頭,而是南北縱橫數百公里的龐大山系;而淮河,尤其是淮河下游,已難覓滔滔主流,所見的只是南北數十公里的水網。於是就有人指出,以「秦嶺─淮河」分南北很難分出來。

  而當代學者多認為,「秦嶺─淮河」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簡稱「中國南北分界帶」),此帶的南北,自然條件、地理風貌等都有着明顯的不同。

  但南北分界究竟指的是「一條帶」還是「一條線」?是「帶」,那麼「帶」有多大的面積?是「線」,這條「線」呈什麼樣的走向?當代學者還是一直沒有明確表述。

  具自然和人文綜合屬性

  陳全功教授表示:「對南北分界這個涉及中國文化與環境變化的歷史和現實問題,我們地學工作者應當有所作為。」經過努力,陳全功等人根據氣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綜合數據,逐點計算適宜度,製成了《基於GIS的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將中國南北分界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分布圖表明,中國南北分界具有自然(氣候、地理)和人文的綜合屬性,分界帶涉及四川、甘肅、陝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七個省的130個縣(市),最窄處約26.42公里,最寬處約195.41公里,總面積約145500.74平方公里。

  同時,陳全功等人在中國南北分界研究方面並沒有局限於「帶」,而是將「帶」細化延伸到了「線」。具體做法是,將分界帶順經度各中點連線,即成為一條南北分界線。此線的走向是西起四川省的平武縣境內,經甘肅省的文縣、康縣,陝西省的略陽縣、洋縣、旬陽縣,湖北省的鄖西縣,河南省的西峽縣、新野縣、汝南縣,安徽省的阜陽市、蚌埠市,江蘇省的泗洪縣、淮安市,東至射陽縣的海濱,總長度約1666.2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