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回眸香江


  圖:一九六三年香港時有制水問題出現,街頭經常出現輪候食水的「水桶陣」

  香港人的本土意識可說是萌芽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時期的香港,人口激增,加上戰後從內地移居香港的資本家帶來了資金和技術,令香港經濟蓬勃發展。無論衣食住行、社會氛圍和文娛康樂等不同範疇上,都有不少新事物湧現,既豐富了本地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亦為市民創造了不少本土意識的標誌,成為大眾的集體回憶。

  迷你裙 喇叭褲

  香港歷史博物館由即日至六月十四日於大堂舉行「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展覽,透過豐富的圖片和影像,帶市民回溯這段歲月的痕跡,並讓香港新生代認識昔日生活的苦與樂。

  若論服裝潮流,迷你裙、「喇叭褲」、「鬆糕鞋」可謂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標誌。當時香港製衣業發達,加上西方文化和電影明星的影響,西式服裝廣泛流行,年輕女士愛穿迷你裙、「熱褲」;男士則流行穿着腰部狹窄貼身、褲管寬闊的「喇叭褲」;年輕人對牛仔褲更趨之若鶩。由於大型日資百貨公司相繼在港啟業,日本時裝亦備受追捧。百花齊放的時裝潮流,開啟了八十年代的裝扮時尚。

  以美食天堂聞名的香港,在六十年代以前已見茶樓、餐廳、大排檔等不同食肆林立於市。隨着香港工商業發達,「包伙食」大行其道以解決工人午餐問題,輕便的「飯盒」亦應運而生,快餐文化逐漸形成。

  住寮屋 輪街喉

  二次大戰後,大批內地人移居香港,在山坡或市郊搭建寮屋居住。一九五三年石硤尾大火,政府開始大規模興建徙置區,至一九六五年樓高十六層的第四型徙置大廈落成啟用,全港徙置大廈共有一百萬名住戶。但當時經常出現制水,大批市民需要提水桶到街喉輪候政府的供水,這亦成為香港人難以忘懷的集體回憶。至七十年代,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帶動了沙田和屯門等新市鎮的發展。

  六、七十年代間,本港的交通工具轉趨機械化,人力擔抬的轎在戰後已幾近絕跡,巴士和電車仍是主要的陸上交通,而新式公共交通工具和行車隧道亦相繼出現。一九八二年火車由柴油推動改為電氣化。海底隧道和地下鐵路分別在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九年通車。

  在六十年代舊式消閒活動如街頭表演、漫畫書攤檔、馬票或字花等博彩活動十分盛行。一九五七年原子粒收音機面世,同年商業電台啟播,帶動了香港的廣播業發展。一九六七年無線電視台啟播,及於一九七一年由黑白轉為彩色廣播後,收看免費的電視成為了市民的主要娛樂。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展覽於歷史博物館(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香港科學館旁)大堂舉行,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