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 謝凌潔貞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
歷史就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
現實生活的一切,無一不是歷史的產物,
也無一例外地必定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今天的中國,是由歷史積澱而成。
今天的中國人,是由歷史的中國人發展演變而來。
復旦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姜義華
昨天的軌迹主宰了我們今天的所在,今天的去向又影響着我們明天的何去何從。我們應在認識過去的基礎上分析現況,又在現況的基礎上務實地展望將來。
我們或許對國家、對香港的某些現況感到不滿。這可以是可喜的,不滿的情緒可以是改進的動力。但當不滿的情緒所散發的只是負面的能量,既沒有冷靜理性地思考現況的由來,也沒有對問題的癥結作客觀的分析,我們又怎能穩步邁向改進的道路呢?久而久之,負能量的積累會打擊群體的自我觀和自我完善的內在力量。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有責任通過具歷史觀的分析,協助排解負能量,以客觀的角度去理解今天的始末,並用包容的態度去探討未來的出路。
現代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經歷是前無來者。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和英國爭取大憲章的過程跟中國自清末起的內憂外患、四分五裂的崎嶇路途截然不同。我們又怎能硬套於國家、於香港一個源於不同歷史文化政治背景的制度?
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提供了一個對國家、對香港的發展反思的契機。辛亥革命於1911年、於武昌爆發是必然還是偶然?沒有清末的起義,沒有封閉的皇朝,沒有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事件又會否有辛亥革命?革命後的理想幻滅與五四運動、共產黨的誕生又有着什麼關係?軍閥割據、外國瓜分中國及國民政府的腐敗又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怎樣的掙扎與成長的環境?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遭遇到怎樣的外交窘境?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在國際間究竟得到了什麼支援?反之,作為侵略者、戰敗者的日本,又獲得怎樣的寬待?今天國家的境況無疑是近兩世紀最好的,但又是否是毫無隱憂?三農問題、地域不平衡的發展都是難點。過去六十年,國家是否一成不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饑荒走向大致溫飽的過程殊不容易,今天的局面亦非必然。面對來之不易的局面與須繼續面對的隱憂,作為中國人,我們又應採取什麼態度穩中求進?
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絕對可並存的。我們須接受殖民地年代香港教育是去政治化、去身份認同的歷史、當時的課程鼓勵市民一股腦兒集中於經濟建設及財富積聚,作為回歸故鄉的遊子,我們應該怎樣認識祖國?作為中國境內最開放、資訊最流通及與國際最全面接軌的城市,香港又應發揮什麼角色?
在歷史的長河裡,個人是微不足道的。倘能將個人與整個民族的命運、文化的傳承扣緊起來,則可用有限的生命作無限的開拓,發揮鑑古知今,承先啟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