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業自動化紓人手荒


  圖:楊潤(右)、陳壯財(左),將傳統洗碗機改造成S形洗碗神器,節省一半人手\本報記者張婕舒攝

  法定最低工資明日起調升,時薪由現時30元加碼至32.5元。受最低工資及人手荒雙重夾擊的行業,紛紛尋求工序自動化以節省人力,餐飲業引入電腦排位、落單系統,甚至計劃使用智能手表。最低工資實施後「應運而生」的中央洗碗工場,讓飲食業將洗碗工序「外判」,但洗碗工場近期也面對請人難問題,需將傳統洗碗工序進一步自動化,減省一半人手,方便兼職返「師奶更」的家庭主婦,解決招聘難題。\大公報記者 張婕舒 彩 雯

  本港於2011年「破天荒」訂立28元的法定最低時薪,保安員薪酬「水漲船高」,餐飲業人員紛紛湧向較輕鬆的保安業,尤其洗碗等厭惡工種,很快陷入長期人手荒。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稱:「每次最低工資提一提,都會拉走一?人。」他指單是洗碗工,業界已欠缺過萬人手,目前請人已可說是完全「無標準、無要求」,他稱:「人手唔夠時,經理都要落手洗碗洗廁所!」

  電腦派位智能表call侍應

  嚴重人手荒下,餐飲業紛紛轉用機器替代人力。香港餐飲業商會「稻苗學會」主席、敘福樓集團執行董事黃傑龍指出,最低工資立法後,業界衍生多種電子化設施,不少食肆在門口設立電腦派位機,替代駐守門口「派飛」的侍應;許多餐廳引入平板電腦落單系統,客人用桌上的平板電腦落單並上傳,無需侍應穿梭來回各?用紙筆寫單;快餐店則嘗試引入落單機,供顧客自行選定食物,並用八達通付款。

  他透露,旗下日式餐廳亦計劃於未來兩、三個月,引入智能手表,客人呼叫侍應時,可直接將需求發到手表上,侍應毋須多跑一趟詢問顧客需要,便可直接將客人所需送達。

  全港首間中央洗碗工場在最低工資實施首年誕生,成為餐飲業紓緩洗碗工不足的「救命稻草」,同類工場隨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倒閉潮也隨之到來。「陣亡」原因除了低價搶客戰外,初期的洗碗工場僅將食肆的洗碗工短缺壓力,簡單轉嫁給洗碗工場,時日一久,洗碗工場的工作壓力比食肆更大,厭惡性更甚,很快也面對「請唔到人」的窘境,新行業還未壯大,已需急促轉型。

  洗碗工場改良機器增效率

  三名「80後」陳壯財、楊潤及梁嘉城去年八月辭去高薪厚職,加入洗碗工場角力戰,合資150萬元加上借貸,在葵涌創立洗碗工場「創天」,現時每月營業額達15萬元。楊潤稱,公司成立以來不斷改良洗碗流水線,力爭將勞動力減至最低。不少洗碗工場直接使用市面買來的洗碗機,「通常流水線前要有六、七名工人做『預洗』,十幾個鐘不停洗,仲辛苦過?餐廳做」,機器完成洗碗後,亦需起碼一名工人收集碗碟。

  「創天」創業團隊發揮創意,在傳統洗碗機前增設水除渣機、浸泡池、超聲波洗碗機等,成為S形流水線,開足兩條工作帶也僅需七名工人,較傳統方式減省一半人手。若24小時不停運作,兩條工作帶每日可洗600至800箱碗碟。楊潤稱:「改造後,工人更輕鬆,因為浸泡池、超聲波機會將食物殘渣泡軟震甩,工人唔使費力預洗,將碗碟放入機器就得。操作亦十分簡單,新員工一分鐘就能學識。」「創天」現時主要聘請工場附近家庭主婦、少數族裔做兼職,自選時間返半日「師奶更」,請人不成問題。

  現時食肆使用洗碗工場服務未算普及,楊潤表示,粗放式的洗碗工場時常出現令人頭痛的問題,包括碗碟洗完濕漉漉、打碎餐具,甚至有些沾上機油漬,令客人不得不棄用。事實上,洗碗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全港7.9萬間食肆,如果有5%使用洗碗工場服務,以每個工場服務80間餐廳計算,便可養活50間工場。「創天」下一步將開發手機程式,允許客人實時查詢運碗車路線,並透過APP訂購餐具及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