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今談 】獲得肯定 行孝終點

  今天在中華大地上復興傳統文化,提倡孝道是必然的選項。「孝」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在距今三千年的《詩經.小雅.蓼莪》,詩人抒發了孝子不能終養父母的痛極之情。我們現在說「劬勞未報」,是說來不及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從詩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演化出來。「劬勞」是勞累的意思,「哀哀」指父母離世而極度傷痛。意思是對父母離世十分哀痛,而父母養育自己十分勞苦,卻無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而傷痛至極。

  究竟怎樣做才算是孝,而孝道又是什麼意思?儒家對孝有很清晰的解說,而專門說孝的有曾子記錄孔子言孝的《孝經》。在漢代,《論語》和《孝經》是讀書人的必讀書,可見二書的重要。

  《孝經》開篇《開宗明義章第一》有一段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幾句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但理解卻不一定對。「不敢毀傷」是關鍵句,「毀傷」指嚴重的傷害,不是大意弄傷自己或自殘之類,所指的是犯了官非,受到斬手斬腳割耳割鼻等刑罰。因此這一句是指行孝首先是不讓自己犯法受刑,作為良民是行孝的開始。

  接着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立身」是個人努力令自己獲得社會認可,而「行道」則是實踐道德原則,任何事情只要符合道德原則與本意都應實行推行,由此造福社會,得到社會肯定,政府褒揚,甚至載諸史籍,揚名後世,父母祖宗皆與有榮焉。這是行孝的終點。

  因此,行孝,在《孝經》在儒家都是着重孝子的德才,並且以能否造福社會來評定是否行孝。孔子下結語:「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行孝,以侍奉父母為開始,這是為人子女的基本行為,除此之外,個人成長了便效力朝廷,治理好任內之事。今天當然可擴展至一切職業,努力做好分內事。最終是要立身行道,對國家社會作出貢獻,以彰顯父母的教導有方,這才稱之為行孝。

  ■鄧立光(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主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