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少冬籲優化政策 助力代幣化基金

【大公報訊】代幣化資產交易是本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基金行業也不例外。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會長、博時國際董事長連少冬(見圖)表示,目前已有中資基金公司發行了代幣類基金,其他同業包括博時國際在內也有意發行代幣化基金。有見代幣化基金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她期望監管機構在政策上提供更多指引和支持,為代幣化基金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降低門檻 廣吸投資者
代幣化基金是指將基金份額轉化為數字代幣,相對傳統基金擁有多項潛在優勢。連少冬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中資基金業目前是香港資管市場上最活躍的創新群體,並已發行了代幣類基金。
翻查資料,華夏基金(香港)上月推出「華夏港元數字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港元計價的短期存款及優質貨幣市場工具,是亞太區首隻零售代幣化基金。此外,數字資產金融服務公司HashKey Group與博時國際上周五也宣布,將於4月正式發行全球首隻代幣化貨幣市場ETF。
連少冬解釋,代幣化有助提高基金的交易效率和透明度,降低運營成本。另方面,代幣化基金可以降低投資門檻,吸引更多中小投資者參與,擴大了基金的投資者群體,提高了市場的參與度和活躍度。
建議增加兩地資產配置
內地及香港股市近期持續活躍,中央政府在兩會期間釋放出的增長及投資信心,也為基金行業帶來積極影響。她續說,兩地股市穩定、健康發展將推動基金行業規模的擴大,為行業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和產品創新空間。同時,政策支持也為基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推動行業發展。
美國聯儲局的利率調整對全球資金流動有重大影響,連少冬表示,減息預期會促使資金從美國流出,尋找更高收益的資產,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資金的重要流向地。近期香港及內地股市的活躍,已顯示全球將對中國資產的價值作出重估,進一步增強了香港資管市場的吸引力。
在資產配置上,她建議重點關注香港及內地市場,利用當前的市場活躍度和資金流入趨勢,加大對相關資產的配置,以獲取更好的投資回報。與此同時,投資者亦需關注美國利率走向的不確定性,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