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應對/擴大發債建北都 不影響財政穩健

  圖:特區政府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未來5年將擴大發債規模。
  圖:特區政府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未來5年將擴大發債規模。

  為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特區政府未來5年將擴大發債規模,預計每年發行1350億至1900億元債券。陳茂波強調,此舉不會影響財政穩健性,目前特區政府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例為9.5%,5年後預計升至16.5%,仍遠低於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普遍認為60%以下為安全水平),不用擔心。

  陳茂波指出,特區政府賬目分為「經營賬戶」與「資本賬戶」兩部分,前者如同家庭日常收支,須維持平衡或盈餘;後者則用於北部都會區等長遠基建投資。他舉例說明,北都發展需通過「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吸引企業進駐,後續稅收將成為回報。然而,由於基建回報周期長,中間有時間差,以現時財政儲備及每年經營盈餘支付發展是其中一個方法,若要加快北都發展,便要發債。

  發債所得不用於行政開支

  「未來5年預計基本工程開支每年需投入1200億元,是一個巨大數目,可以用發債縮窄現金流的差異。」他強調,發債所得資金將全數用於北都及基礎設施建設,不會用於日常行政開支。

  陳茂波又表示,特區政府過往發債以短期債券多,因短債(如3至5年期)利息成本較低,長債利息相對較貴。他表示,特區政府未來5年每年大約發行1350億至1900億元債券,當中56%為再融資,即用以償還到期的債務。

  陳茂波續稱,特區政府的債券一向受機構投資者歡迎,近年亦有發行零售債讓市民認購,希望向市民提供穩健投資渠道之餘,亦能增強社會大眾對大型項目的認知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