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心聲
暨南大學藥學院博士生鄭靖萍(「學術成就獎」一等獎得主)
盼拓展人才政策
大灣區在生物醫藥方面有很多大型企業,為港澳人才提供不錯的平台和發展機會。作為一名醫學人才,我留意到大灣區的人才政策正在不斷完善,為鼓勵內地企業聘用港澳學生,還對相關企業提供補貼。希望以後政策可以拓展到藥品、環境、化材等理科人才,讓更多港澳人才在灣區更好發展。
五邑大學港生馮凱翔(「學術成就獎」優異獎得主)
為灣區AI多出力
現在AI發展如火如荼,大灣區對於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亦十分大,我希望以後也能留在廣東發展,為灣區的AI產業出一分力。
暨南大學港生楊竣傑(「公益實踐獎」優異獎得主)
多行公益回饋祖國
我做志願者的時間已經超過1,400小時,到過鄉村支教、參與非遺公益文化項目等。現在正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志願者服務作準備,這些經歷讓我覺得非常充實和有成就感。今年還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作為香港學生,飲着祖國的水長大,當飲水思源,希望多做公益回饋祖國。
暨南大學港生宋曉欣(「公益實踐獎」二等獎得主)
志願服務充實自己
我從高中開始就做志願服務,包括賣旗、賣慈善獎券等。來內地讀書之後,我也繼續參加了很多志願服務,最近還和同學到惠州鄉村為小朋友設計課程,教他們畫非遺面譜、一起在鄉村的牆上繪畫,覺得很充實。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