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升級 「心智」達五歲兒童水平





具價值觀與人格底色 「通通」將成通用底座 支撐各類應用場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瀚林 北京報道)29日召開的2025中關村論壇通用人工智能論壇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的全球首個通用智能人「通通」2.0版發布,標誌着人工智能在多模態交互與場景適應能力上邁出關鍵一步,並推動了人工智能從單一智能向社會智能的轉變。未來,「通通」將成為通用底座支撐各類垂直應用場景。形成千萬個「通用智能人」賦能千行百業,同時與具身智能機器人相結合,為智能製造、智能城市、養老陪護等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更好地服務居民日常生活。
據介紹,相較於去年的1.0版本,「通通」2.0在語言、認知、動作、學習、情緒、交互方面實現了多種核心能力升級。現場演示表明,不同於傳統AI僅圍繞用戶指令被動響應,「通通」2.0實現了一個有自身價值觀、世界觀的小女孩,可在理解對話目標意圖的基礎上,遵循自身價值和人格底色,利用對話策略來引導對話的走向。例如,當研究人員扮演的「媽媽」要求「通通」睡覺,她彷彿一個真實的兒童,會耍賴、磨蹭,試圖要求給予獎勵。「通通」還懂得了事情有輕重緩急,在接到外界並行的要求時,她會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反思並重新規劃,用更靈活的方式完成指令,初步具備了像人一樣持續反思、成長的能力。
「通通」生活在高度仿真的複雜、動態三維虛擬場景中,研究人員為她打造了幼兒園、六口之家等多智能體場景。「通通」不僅需要理解周圍環境,還需要理解環境中其他智能體,識別他們的身份、性格和自身的關係等,並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自身的任務規劃,還能在合作任務中主動尋求幫助或調整協作策略。相關階段性測試結果顯示,與人類兒童發展階段對比,「通通」2.0的主要能力維度已初步達到5歲至6歲發展水平,相當於幼兒園小朋友的水平。
實現從底層到頂層全棧式創新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朱松純介紹,人工智能的科技創新分為五個層次,包括執行層、算法層、模型層、理論層和哲學層。「通通」是由價值、因果驅動的AGI(通用人工智能)系統原型,其突破性就在於實現了由底層哲學層與理論層到頂層的全棧式創新架構。未來,「通通」將成為通用底座支撐各類垂直應用場景,進一步學習行業特定的知識和技能,形成千萬個「通用智能人」賦能千行百業。
「通智大腦聯盟」助腦身協同研發
如何將「通通」的技術優勢作為「大腦」賦能到機器人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樂聚機器人、宇樹科技等在會上共同發起成立「通智大腦聯盟」。該聯盟通過打破技術壁壘,聚焦垂域場景的通智大腦和具身本體協同研發及應用,將實現在物理空間上具身智能體從感知到決策、從學習到執行的閉環,加速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
未來,聯盟擬建設機器人數據採集工廠,將企業研發中積累的建設經驗、機器人集群運維經驗及管理平台等相關技術,整合為技術服務,提供給製造業、服務業等多個行業。
百萬智能體打造「虛擬社會系統」
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工程中心總工程師張浩在會上介紹,人工智能技術正加速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和社會級智能演進。社會級智能體基於對社會結構和運行規律的深度理解,可建模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各層級主體,廣泛應用於城市管理、公共資源調配、應急響應等社會治理場景。
「通過社會級智能體的賦能,我們有望構建更加高效、有序與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社會。」張浩表示,通過多維度數據融合與動態交互建模,可實現構建包含上百萬人(智能人)的虛擬社會系統,利用多智能體價值觀建模和數字孿生技術精準推演社會運行規律,模擬不同社會決策的長遠影響,提供前瞻性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