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至少1644人罹難 總人數恐逾萬

●重災區曼德勒民眾爬上倒塌房屋搜救被困人士。 法新社
●重災區曼德勒民眾爬上倒塌房屋搜救被困人士。 法新社

●印度小童為地震死難者祈禱。 法新社
●印度小童為地震死難者祈禱。 法新社

  重災區醫院倒塌 首都內比都國際機場控制塔夷為平地

  香港文匯報訊 緬甸周五(3月28日)發生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7.9級地震。緬甸當局周六表示,地震造成當地至少1,644人死亡、近3,408人受傷、139人失蹤,當地又陸續發生至少14次餘震。美國地質調查局預測模型估計,地震罹難人數極有可能超過一萬人,甚至可能超過10萬人。緬甸領導人敏昂萊罕有呼籲國際社會援助。

  緬甸多座城市在地震中受重創,大量建築物倒塌、道路扭曲破裂、橋樑折斷,貨運來往嚴重受阻。在首都內比都,當局抓緊修復受損道路,但室內大部分地區的電力、通訊和網絡服務仍然中斷。內比都國際機場控制塔在地震中倒塌,至少6人死亡,內比都和重災區曼德勒的機場均無法運作。曼德勒災區倖存者卡卡(譯音)表示,「地震發生時我在駕車,眼見面前一整座醫院轟然倒塌,掀起大片塵土,彷彿電影中的場景。」

  經濟損失或逾5100億

  在曼德勒與仰光等受災城市,當地居民紛紛自救,但救援所需車輛、設備和醫療資源匱乏。曼德勒主要醫院的急症室被毀,傷者被迫躺在醫院外接受治療。曼德勒的住宅大面積損毀,許多居民不得不露宿街頭,當地周五晚氣溫一度高達攝氏40度,人們飽受蚊蟲叮咬,救援人員提醒需特別留意登革熱等病毒擴散。

  美國地質調查所的模型估算,緬甸今次地震損失慘重,罹難人數在一萬人至10萬人之間的可能性為35%,超過10萬人的可能性有36%,意味罹難人數超過一萬人的可能性超過七成。緬甸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660億美元(約5,134億港元),模型預計今次地震的經濟損失可能超過該數值。

  泰10死 逾5000座建築物受損

  曼谷市長查猜表示,地震截至周六造成曼谷10人死亡,市內預計有超過5,000座建築物受損。

  多國送物資 美僅稱提供協助

  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俄緊急事務部周六向緬甸派出兩架飛機,載有120名救援人員和物資,包括麻醉師、心理學家及搜救犬。馬來西亞外交部宣布將派出50名搜救人員,趕赴緬甸重災區協助。新加坡與印度均派出飛機,滿載各類救援物資和人員前往緬甸。韓國與新西蘭分別宣布向緬甸捐款約200萬美元(約1,556萬港元)和200萬新西蘭元(約889萬港元)作為人道主義救援。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表示,美方已與緬甸方面對話,「我們會幫忙。」但國務卿魯比奧在社媒上,僅表示美方準備提供協助。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高級官員查爾斯批評,特朗普對USAID閂水喉導致美國對外援助體系混亂,根本無法迅速參與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