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在京舉辦 業界:中國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將迎新曙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雨潤 北京報道)「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期間舉辦,多位出席論壇的人工智能企業代表對DeepSeek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貢獻予以高度認可,認為中國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即將迎來新的曙光。同時,現場還發布了北京前沿算法協同創新矩陣、面向多元AI系統的統一編譯器FlagTree、具身智能跨本體框架與具身大腦等多項前沿成果。
「DeepSeek證明了閉源是一條死路,開源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零一萬物CEO李開復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對於DeepSeek的幾點觀察。他表示,如果DeepSeek沒有選擇開源,它絕不可能獲得今天的影響力。美國的開源社區和社交媒體對DeepSeek熱情擁抱,這是前所未有的,從來沒有一個中國軟件在海外獲得如此高度的歡迎,這種對比也突顯了OpenAI的閉塞與DeepSeek的開放之間的差異。
大模型應用時代必然來臨
回溯約9個月前,李開復曾因中國沒有自己的「ChatGPT Moment」而感到沮喪,雖然當時已有一些不錯的大模型,但並未出現一個「出類拔萃」的產品引發全民應用熱潮。然而,DeepSeek的出現扭轉了這一局面。李開復坦言,DeepSeek的成功喚醒了中國市場,並且已經為中國的To B、To C應用完成了市場教育。「因此,我相信大模型應用時代已經具備了更多『必然來臨』的理由。」
未來大模型將人人可享
「從算法通用性越來越好,模型通用性越來越好,也讓我們逐漸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現在大模型的通用性越來越高,一個大模型已經可以適用於很多不同的地方,最多是針對數據做一點微調,或者是做一點檢索增強,就可以把一個領域問題解決得很好。
王海峰強調,對於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通用性和能力的全面性這兩點非常重要。技術通用性是指無論面對何種任務、語言、模塊以及應用場景,大語言模型誕生後,許多不同任務在同一模型中的通用性顯著增強;而模型的全面性則體現在大模型的能力不再局限於生成,思考、記憶等能力也全都具備。
針對大模型和AI Agent(智能體)之間的區別,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大海表示,這只是兩個不同的稱呼而已,現在最重要一個趨勢其實就是在把AI Agent的能力內化到大模型裏。他坦言,面壁智能的大模型產品正在跟汽車、手機等智能場景很好的結合。未來大模型越來越強、越來越小,奔騰在每處終端,將人人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