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連線】震區同胞:餘震中分享食物毛毯

  「當時我正在三樓房間休息,突然感覺整棟樓開始晃動,幅度越來越大。」緬甸曼德勒舊城區的中國同胞劉小北在接受記者連線採訪時,仍難掩語氣中的驚悸。據她憶述,28日下午1時左右,當地突發強烈地震,震感持續加劇,僅幾分鐘內,她所居住的建築牆體便出現明顯裂縫。

  劉小北描述,衝到街頭時,已經有很多人在街道上了。然而不到五分鐘,更大的晃動接踵而至——「第二次震動最猛烈,我親眼看着三米外的牆體轟然倒塌。」

  地震發生後,舊城區的通信網絡幾乎完全癱瘓。「手機完全沒有信號,想給家裏報平安只能走出來到處找信號。」劉小北無奈地說。據她觀察,受災嚴重區域的基站可能受損,手機信號時有時無,輕災區則偶有短暫連接。許多居民像她一樣穿梭於街頭,只為抓住幾秒鐘的信號間隙發送簡短訊息。

  地震無情同胞有情

  儘管災難無情,但同胞間的互助讓劉小北感到溫暖。大家自發組織起來,有人拿出麵包,有人煮了粥,還有人用墊子和被子搭起臨時床鋪。劉小北說,震後當晚,大家在街道旁席地而眠,彼此分享食物和毛毯。

  「相比那些被困在不安全建築裏的同胞,我們已經很幸運了。」劉小北提到,部分老舊酒店在地震中嚴重受損,仍有人員被困。而他們所在的區域相對安全,大家在餘震間隙返回房間收拾必需品。

  儘管天氣炎熱,但劉小北和同伴們依然保持着樂觀。她說,已經看到有消息說中國救援隊也將陸續到達,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曼德勒開展自救

  此外,在曼德勒的昌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裝飾裝修的公司,土木總工程師劉全紅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地震後的曼德勒到處都是倒塌的建築,觸目驚心,有很多人被埋。「一定要搶第一時間救援」,劉全紅說,地震後,外面的救援隊伍到達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公司有人、有設備,於是決定全力投入救援。劉全紅說,當他們走上街頭,發現和他們有一樣想法的其實很多,公司、商會以及很多個人都已經加入救援工作。他們投入了30多個人、一台挖機和對講設備。「從上午9點左右開始,他們和其他救援力量一起,對曼德勒一棟倒塌的樓展開救援,這是一個5層樓的公寓,裏面住的人比較多。」劉全紅介紹,地震後這裏基本上全塌了,救援人員使用挖機和一些簡單的器械挖掘,經過差不多8個小時,他們一共救出43名被困人員,還有4人不幸去世,然後他們又轉到另外的地方去救援了。

  截至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稿,救援還在繼續,劉全紅說,現在非常急需專業的救援隊伍,現在倒塌的樓都比較老舊,如果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在挖掘的時候很容易對被壓人員造成二次傷害,同時也增加救援人員的風險。與此同時,醫療人員和接受傷者的場所也十分需要。希望能盡快有專業救援隊伍抵達。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譚旻煦 河南、雲南連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