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前沿/大裝置向全球開放 邀專家集智攻堅
「我們目前實驗裝置也才發揮40%左右的能力,下一步我們將對整個裝置進行全面升級,使參數達到我們的設計指標,並結合運行方案優化」,「中國環流三號」總設計師鍾武律向內地媒體表示,「環流三號」未來將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聚變三乘積」,同時可以研究例如阿爾法粒子的一些行為等前沿物理問題。
「中國環流三號」是我國目前設計參數最高、規模最大的核聚變大科學裝置,也被稱為中國的新一代「人造太陽」,該裝置在2023年底已經面向全球開放,邀請全世界科學家來中國集智攻關。
人造太陽進入燃燒實驗後,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遠?鍾武律認為,可控核聚變實現商用,要走過大約6個階段;從全球的聚變能研發進程來看,基本實現了征途過半。第一,是原理的探索;第二就是要開展規模實驗;第三步要開展燃燒實驗;第四步要建造實驗堆;第五步是示範堆;最後是商用堆。
「熱堆─快堆─聚變堆」,這是我國核能「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基本邏輯。鍾武律表示,目前,從全球來看,應該說正處於燃燒實驗到實驗堆過渡的階段。對於中國來說,首先開展燃燒實驗、獲得聚變功率,下一步要建造聚變堆,開展相關工程技術的驗證,來支撐我國在本世紀中葉實現聚變的商用。\大公報記者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