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三方面助綠色轉型 綠債發行亞洲7年冠




逾300專家聚世界合一峰會 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2025世界合一峰會」昨日在香港舉行,雲集全球逾300位在可持續發展領域具分量和知名度國際領袖與會,就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最佳實踐、香港邁向綠色創新與金融中心作深入探討。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論壇上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但全球氣候投資仍存在巨大缺口,本港可在資金、技術及行動等三方面填補缺口。他表示,本港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的發行已連續7年亞洲第一,本港同時還正積極探索代幣化綠債等創新融資解決方案,豐富產品種類並吸引更多新投資者,助力實質且可信的氣候行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陳茂波指出,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持續上升,據上周聯合國發布的報告,去年因氣候相關災害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已催生綠色產品與服務的蓬勃市場,並開創新的商業機遇,彭博社估計,去年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投資增長11%,達2.1萬億美元歷史新高。然而,全球氣候投資仍存在巨大缺口,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氣候投資不足所需資金的70%。
研代幣化綠債創新融資方案
填補資金缺口不能僅靠政府,還需要公私營部門及國際合作,陳茂波表示,香港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及綠色金融領先者,可以從三方面協助填補氣候投資的缺口。一是填補資金缺口。本港擁有極具深度的資本市場和廣泛的投資者基礎,全球政府和企業都選擇來港發行多幣種、多期限的綠色債券。香港在亞洲綠債發行市場已經連續7年第一,去年佔市場份額45%。本港同時還積極探索代幣化綠債等創新融資解決方案,以及拓展「轉型金融」領域,豐富產品種類,吸引更多投資者。
第二是香港可協助填補技術缺口。陳茂波表示,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聚集超過300家綠色科技初創企業,其創新方案涵蓋節能材料、碳捕集、電動車基礎設施等。本月啟動的「綠色科技樞紐」,將容納約200間綠色企業,助力行業對接市場資本及國際合作。同時,港投公司亦透過投資,引導私人資本推動綠色科技發展,助力建立繁榮的綠色產業生態圈。
去年港發行綠色債務844億美元
第三是協助填補行動缺口。陳茂波指出,就像今次的峰會,大家分享最佳實踐案例、技術與資源,並參與全球氣候倡議,香港以實際行動堅定促進區域及國際合作,推動實質且可信的氣候行動。
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的統計,就安排亞洲區國際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方面,香港連續第7年高踞區內榜首,去年發行總額達431億美元,佔市場份額45%。上述在香港安排發行的債券當中,私營發行人約佔八成,其中金融機構約佔三分之一。除債券外,綠色和可持續貸款是另一個重要的綠色融資方式。去年在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包括債券及貸款)達844億美元。
「一帶一路」倡議助全球能源轉型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亞洲區主席、瑞銀香港分行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盧彩雲在同一場合介紹該行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的努力。該行致力利用在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和資源,支持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例如投資於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綠色金融服務、參與碳市場交易等。此外,瑞銀還積極參與國際倡議,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共同制定並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最佳實踐標準。
同一場合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主席Jeffrey Sachs (傑佛瑞·大衛·薩克斯) 則提及「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能源轉型中具有重要性,「一帶一路」不僅促進沿線國家及地區之間的合作,也為綠色能源項目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環保的全球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