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強倡港元穩定幣 助解決跨境結算

●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陳家強    記者黎梓田  攝
●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陳家強 記者黎梓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數字化是金融業未來發展的趨勢,WeLab Bank董事局主席陳家強昨日出席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舉辦的「未來經濟 數智先行」研討會時表示,數字金融範疇裏最易解決的問題的就是支付問題。香港由於有基礎設施的支持,支付非常方便,無論是FPS(轉數快)還是其他系統,全世界很少有地方能像香港這樣實現如此高效的支付。如內地與香港的應用程式及銀行系統實現對接,支付體驗將更加完善。不過,要實現FPS與其他海外市場無縫對接的金融支付仍存在困難,他認為,港元穩定幣或許是解決跨境金融問題的一個潛力工具,有望解決跨境結算問題。

  數字金融去中心化省成本

  陳家強指出,即使今天有了電腦化,銀行間的支付仍然是中心化的。例如要匯款到海外,會通過SWIFT等系統,協調銀行之間的信息交流。銀行需要通過幾個中間銀行確認款項最終轉入哪個賬戶,核對是否正確,這個過程不僅耗時而且費用高昂。他相信許多從事外貿或交易的人都明白這個痛點所在,而數字金融最容易解決的就是這類問題,穩定幣或許是解決跨境金融問題的一個潛力工具。

  穩定幣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體現數字金融的精髓。數字金融的核心在於去中心化,不再依賴一個中央系統進行數據核對,而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的交易紀錄,所有參與者可以即時確認交易。這種去中心化的設計大大減少時間成本和中間流程的費用,同時在成本方面也比現有系統更具優勢。此外,數字金融所有交易紀錄都非常清晰,如需要進行反洗錢等行動,也能輕鬆實現,因為所有交易都在區塊鏈上公開紀錄。

  陳家強稱,從某種程度上看,穩定幣可能比中央銀行發行的電子貨幣(如CBDC)更有優勢,因為商業機構發行的穩定幣能根據市場需求創造更多應用場景。例如可以用應用程式轉賬,或者令記賬卡支付更方便。雖然中央銀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也能處理許多交易,但穩定幣或許更具適應性。如果要發行一個港元穩定幣,就需要確保有足夠的港元作為基礎資產,然後基於這些資產發行相應的代幣,並受到監管及風險控制的要求。當前來看,穩定幣在解決跨境金融問題方面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工具,尤其是在長期發展中,有望成功解決跨境結算等多方面問題。

  金管局:跨境徵信需求大

  另一邊廂,跨境徵信也是數字金融的焦點之一。金管局助理總裁區毓麟在研討會上表示,深圳約有4萬間活躍的港資企業,其中許多企業對內地銀行的融資有需求,又或者內地企業來港發展同樣需要進行借貸或融資。在個人層面,根據銀行業界初步估算,每年預計約有4萬宗與內地相關的個人貸款需求。相信隨着時間推移,這一需求將會進一步增長。目前金管局正進動跨境徵信工作,內地或香港的銀行能獲得相關中小企業或個人的信用資料或信貸紀錄,促使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