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簽框架合作協議 協同科創邁向更高台階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香港文匯報記者郭瀚林  攝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香港文匯報記者郭瀚林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瀚林、蘇雨潤 北京報道)近年來,京港兩地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日趨緊密。28日下午,2025中關村論壇京港科技國際創新論壇在京舉辦,多位出席論壇的香港相關機構代表表示,希望通過加強與內地合作,推動香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並充分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助力內地科創企業揚帆出海。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在會上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京港協同創新邁向更高台階。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香港的經濟支柱集中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科創產業相對薄弱。而隨着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和科技革命的推進,尤其是特區政府對科創領域的重視,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特區政府近年來正通過一系列政策和資金支持,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相信未來十年裏,我們會看見眾多科技成果在香港出現。」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表示,香港將配合國家發展加快開拓新市場,聯動更多內地省市共同出海走向全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也順勢而為,促進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優勢「拼船出海」,在「全球南方」布局產業鏈和供應鏈,發展新興市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他透露,今年4月中旬,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聯同中關村青創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香港成立「出海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支持和認證服務,支持企業善用利用香港的國際化應用場景,加快產品、技術出海,邁向全球。

  「除了科技本身之外,相關的設計、服務、品牌創新也很重要,它們結合起來才能把我們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落地。」香港貿易發展局內地總代表鍾永喜介紹,日前北京中關村科技企業研發的無人駕駛技術在香港機場率先落地後,驚艷了眾多海外人士,他們紛紛被吸引到北京做進一步了解。「香港成為了一間『樣板房』,內地科技成果通過香港展示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