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文化節下周啟幕 Z世代「花young」體驗







4月1日,第4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即將啟幕,這場以「花young洛陽城」為主題的盛會,已然不只是關於牡丹花的狂歡,更是一場古都洛陽與Z世代對話的生動實踐。洛陽以「全城NPC」模式打造古今交融的文化磁場,讓Z世代在沉浸式體驗中完成歷史與現代的精神共振。這座十三朝古都化身立體舞台:漢服青年漫步洛邑古城演繹中式美學,洛八辦化身紅色劇場,在遊客換裝密信破譯中觸摸革命溫度;科技賦能更打破時空桎梏讓人墜入盛唐風暴。當年輕人在元宇宙裏與武皇對詩,在實景中見證牡丹涅槃,這座用科技與文創重啟的千年古都,正讓文化自信化作指尖的溫度,讓紅色血脈融入青春的脈搏。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 洛陽報道
洛八辦化身紅色劇場
「當時真的不忍敲門,也一次又一次對NPC欲言又止,真的是體驗到了戰爭犧牲的殘酷性。」在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體驗劇本殺時,一位20歲的鄭州遊客需要扮演指導員,給戰士家屬送犧牲證明。在那一刻,歷史故事具象化了。當這位遊客從洛八辦出來,再看到滿城漂亮的漢服小姐姐以及熱鬧喧囂的小店,在角色轉換間、在虛實交融的場景中,她完成了生命的體悟。
洛八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沉浸式體驗設計旨在通過角色代入重構紅色教育,讓歷史事件轉化為可感知的生命體驗,將紅色任務與牡丹文化深度交織,形成獨特的文旅敘事。
不止洛八辦,在洛邑古城「牡丹奇妙遊」活動中,入口處的機甲門神融合了傳統門神元素與現代科技,造型十分威武,互動趣味十足,歡迎遊客們合影打卡。還有《進士及第》巡遊環節,狀元身着紅袍、頭戴桂冠騎白馬,榜眼、探花等角色相隨,侍從開道,隊伍浩蕩,可體驗一把三元及第的快活。不少年輕的遊客表示:「在洛陽可一天穿越千年,從神都洛陽到革命時期再到現實生活,歷史的厚重與青春的熱情在這裏完成奇妙交融。」
千年賞花史的新註解
牡丹傾城容百裳,洛城無問共芳華。牡丹文化節期間,這座十三朝古都正詮釋着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當代圖景。「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或許沒想到,這「若狂」勁兒洛陽人保持了一千多年,並將其演繹成一場線上線下的多重狂歡盛宴。
「我們來到洛陽啦,即將開啟一場兩天一夜的旅程。」在洛陽龍門高鐵站出站口,兩名來自青島的大學生正舉着相機進行自拍。與她們一起出站的不僅有其他城市的年輕人,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這些Z世代年輕人正在上演一場場「線上心動、線下行動」的奇妙之旅。
如今,Z世代的年輕人為「賞花」進行了新的註解。漢服愛好者糖果告訴記者,「牡丹雍容華貴,更堅韌不拔,歷經寒冬淬鍊才綻放嬌美花朵,真可謂是當代中國美學的真實寫照。」她興奮地說,大街上不僅小姐姐打破審美規訓,穿上各式各樣的漢服,就連男生都敢於嘗試各種各樣的妝造,來傳遞中式美學。更有人將福瑞文化與漢服結合,定製專屬獸裝、搭配適宜漢服,讓傳統文化更有趣。
當財神狐狸、小老虎、小狼等神都獸獸們走進洛邑古城時,大家都紛紛放慢腳步,把手機轉向這些可愛的獸獸們。獸獸們更是極為配合,一會兒做出跳舞的動作,一會做出比心的動作,還會跟小朋友擊掌互動。
這群自嘲「又慫又愛玩」的年輕人告訴記者,每個人都有表達自我的方式,洛陽雖然是座古城,但開放度與包容度卻越來越高,也表現得越來越young,這些從小就生活在洛陽的本地人對「賞花」也有了別樣的認識,原來「賞花」不單單是看一朵朵盛放的牡丹花,更是「賞自己」。
當洛邑古城周邊漢服店兩年時間迎來了「百倍增長」,打造「穿越經濟」新樣本;當洛陽城裏民宿兩年裏從1,000家翻倍成5,000家,洛陽,這座牡丹花城已成為與年輕人雙向奔赴的文旅「頂流」。
牡丹紋樣成文化標配
「唐制漢服多元化、包容性強,深受年輕人喜歡,尤其是在牡丹叢中拍照,融入牡丹元素,特別出彩,也體現了文化自信。」漢服愛好者王媛在洛邑古城身着的漢服處處都有牡丹元素,就連頭飾都是一朵大大的牡丹。
在洛陽,一切皆可牡丹。除了把牡丹穿在身上戴在頭上,牡丹還可以「入口」、「入妝」。在洛陽,不僅可以喝到牡丹酒、牡丹茶,還可以吃到牡丹餅、牡丹餃子等,更有牡丹特色文創產品,讓牡丹成為可以帶走的「洛陽禮物」。
在鎮搗蛋文創店,隨處可見牡丹元素的文創產品,其中尤為受年輕人喜歡的是一款「牡丹卡」。據該公司副總經理郭淵博介紹,該款粉色牡丹樣式的公交卡目前全國98%以上的區域均可使用,後續還將逐步擴大覆蓋範圍,未來希望也能夠覆蓋到港澳地區。
除了將牡丹處處具象化之外,洛陽年輕人還把牡丹精神融入自己的事業當中。原創音樂人程遠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牡丹每年四月風雨無阻傲然開放,這是做文化所該秉持的態度。據記者了解,程遠創作的作品《書說洛陽》獲得了十五屆河南省群星獎一等獎,其關於洛陽的作品深受大家喜愛。
洛陽牡丹常開常新
「牡丹原產中國,位於洛陽的國家牡丹園,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約1,400個牡丹品種,是世界上收集牡丹品種最多的基因庫。」洛陽市農林科學院副院長劉改秀介紹。今年,洛陽也有牡丹新品種亮相,洛陽農林科學院牡丹研究所所長王占營表示,通過多次改良,洛陽農林科學院牡丹研究所已培育出洛陽牡丹新品種「長枝芙蓉」和「夏日玫瑰」。
在洛陽,晚開牡丹的自然花期通常在4月15日左右,而晚花品種「夏日玫瑰」的初花期在4月20日左右,比傳統的牡丹晚花品種又晚了5天,是中原牡丹品種中開花最晚的。「隨着時代發展和科技不斷創新,牡丹品種的演變也在不斷改進,與時俱進。」王占營介紹,在牡丹栽培技術上,他們不斷創新科技,延長牡丹的開花時間,實現了牡丹的「四季開花」,徹底打破了「養花一年,開花十日」的傳統諺語。
數字賦能解鎖牡丹文化新花樣
科技為牡丹文化注入了全新活力。在牡丹觀賞園內,智能導覽系統為遊客提供便利;中國牡丹博物館不僅是一個靜態的展覽空間,更是一個互動體驗的平台,藉助全息成像、全彩2D屏等高精尖技術,牡丹博物館的牡丹擺脫了花期的束縛,在牡丹品種展陳單元,參觀者只需觸摸展區的大數據柱,就能詳細了解牡丹最全色系和品種。參觀者點哪個品種,頂面的花瓣造型就會隨之通過漸變式光影變幻,多維度地呈現每種牡丹的特點,帶領遊客沉浸式體驗洛陽牡丹魅力。
這種數字技術正在重塑遊客體驗邊界,近年來洛陽藉助技術手段,推出許多「花樣玩法」。例如,突破了傳統VR「靜止觀賞」的《風起洛陽》全感VR,遊客將佩戴VR設備,在指引下前行,穿越到《風起洛陽》裏的千年神都。《尋跡洛神賦》通過AR、VR、裸眼3D、藝術空間造景、水景特效、多維感官設計等創意手法,實現觀眾與演藝之間的交互體驗。
賞花小提示
2025年洛陽牡丹文化節舉辦時間:4月1日至5月5日。
賞花時間線基本與牡丹文化節舉辦時間重合,花期會提前或延後一周左右。
●早花期:3月25日至4月10日,一些早開或溫控品種如「御衣黃」已陸續綻放。
●盛花期:4月10日至4月20日,大部分牡丹都已陸續開放,此期間花朵最飽滿、色彩最艷麗,是牡丹花的黃金觀賞期。
●晚花期:4月21日至5月5日,一些晚開品種可持續綻放至5月初,適合「五一」小長假出遊的寶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