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中國傳統芯片業佔龍頭地位\凌 昆

  最近美國要對中國的傳統芯片設入口限制,進一步打壓對華芯片,也將由此而完成全面打壓的部署。所謂傳統芯片有明確定義,就是以28納米為分界的中低端產品(Legacychips)。美國早已對28納米以上的高端產品全面封殺。不准對華出口技術、產品及生產設備、用品等,還不准盟友的有關人才為中國工作,中企也被禁用含有這類產品的高端IT平台如雲端等。這是第一階段封殺,其後又進入第二階段,對中低端芯片也開始封殺,要求盟友禁售相關生產用品,包括二手設備,又禁為出售設備提供售後服務。現時又走出新一步:禁用中國產芯片,故要阻其入口。如是第二階段封殺也將走向完成,並實現對華芯片業全面封殺。

  世界芯片行業大致分兩部分。傳統部分指技術較成熟的中低端產品,價格自然較低,但應用量卻是大頭:九成多的芯片都是此類,涵蓋一般機電產品及汽車等,涉及的產業面甚廣。相反高端產品都是最新最先進最昂貴的,應用也窄得多,只有超級電腦、生成式AI及其他最先進的設備。

  中國在上述兩部分產業的情況迥異:落後而缺乏能力的是高端部分,傳統部分卻是世界第一。按西方報告若以芯片面積計,中國2023年產量全球居首,為第二、第三的美日兩國產量總和。且據西方評估中國還正大力擴張產能,預計到2027年可把產量翻一番,到時將比美日歐盟的總和還多些。因此又估計傳統芯片或會出現供過於求而大跌價,更可能被中國生產壟斷市場。美國正為此擔心,怕在這產業過度依賴中國供給。之前已有顧問報告指美國軍工產品中,竟有三成芯片來自中國。

  美國最初是基於科技發展考慮,在第一階段只封殺高端芯片。到最近才發現供應鏈問題,為保市場開始進行第二階段封殺,由禁出口轉為禁入口。美國的封殺對中國傳統芯片產業的影響,最多是失去美國市場,對生產擴張預料影響不大。原因是中國近年早已進口不少相關設備(包括二手的)和用品,還請了一些國際上的專業人員。加上此行業技術水平要求較低,中國的自主開發入口替代能力較強,故今後仍可穩步擴展。

  培育產業鏈及生態鏈

  中國進佔傳統芯片行業的龍頭地位好處極多,包括:(一)保障了廣大製造業的芯片供給安全,不怕被卡脖子,反可卡人脖子。(二)收穫巨大利益,由入口替代及出口拓展而來的收入不菲,例如2024年頭11個月出口便首破萬億元人民幣。(三)培育了廣大的芯片業產業鏈及生態鏈,既可提升市場話語權及規模經濟以增強競爭力,還可建立向高端開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