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放寬外資准入 擴大電信等開放試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27日上午在海南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發表題為《共迎全球挑戰 共建亞洲家園》的主旨演講。丁薛祥強調,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放寬外資市場准入,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誠摯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丁薛祥說,今年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10周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成績斐然,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扎實推進,互聯互通網絡不斷完善,亞洲經濟佔全球比重穩步上升,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全球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我們要同心協力、攜手前行,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迎全球性挑戰,共建亞洲家園,共創亞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丁薛祥提出4點建議:一是在增進信任中加強團結合作。高度互信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前提。我們要弘揚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為核心的亞洲價值觀,堅持和發揚相互尊重、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的亞洲方式,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不斷積累共識、增進互信,共創團結進步的亞洲大家庭。堅定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共享科技成果 助力各國發展
二是在開放融通中推動經濟全球化。開放合作和經濟全球化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共同維護自由貿易體制,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堅決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用好東亞、亞太等區域合作機制,高質量實施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動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協定,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互聯互通,以亞洲開放融通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三是在互利共贏中促進繁榮發展。共同發展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追求。我們要堅持發展優先,落實好全球發展倡議,積極改善民生,努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亞洲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領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要加強科技創新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共享,更好助力各國發展。用好亞投行、「絲路基金」等融資平台,為亞洲和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四是在和平共處中守護安寧穩定。和平穩定是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我們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做地區和平的建設者和守護者,讓亞洲繼續成為和平的亞洲、穩定的亞洲。我們要共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發揚萬隆精神,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爭端,營造各國共享安全新局面。
對於中國經濟走勢,丁薛祥簡要談3點看法。第一,中國經濟運行保持穩定,回升向好態勢更加鞏固。今年頭兩個月,中國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工業、消費、投資等指標增速都高於去年全年,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回升態勢。中國把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為5%左右,經過了認真測算和周密部署,既有增長潛力和條件支撐,也有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我們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中國有信心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必將為亞洲和世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第二,中國經濟向「新」而行,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中國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成效凸顯,對克服經濟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更展現了中長期發展的前景和潛力。我們將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想高度統一,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蔚然成風。我相信,在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工智能、生物製造、量子科技、低空經濟等產業都將在中國大地蓬勃發展。這不僅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亞洲和全世界的機遇。
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
第三,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營商環境更加優化。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我們將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加快落地,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中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在加快推進立法進程,民營經濟發展將迎來更好法治環境。
丁薛祥表示,我們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繼續放寬外資市場准入,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認真研究解決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反映的問題。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持續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我們誠摯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