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自信 分享難忘瞬間

●張頤武
●張頤武

●郭媛媛
●郭媛媛

●蔣勝男
●蔣勝男

●祁志峰
●祁志峰

●李梅
●李梅

●莫華倫
●莫華倫

●姚珏
●姚珏

●馬浩文
●馬浩文

●文頴怡
●文頴怡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去年,在法國小鎮多維爾參加一個中法文化交流論壇時,有一位法國知名劇院的總負責人告訴我,中國團體赴法演出已十分普遍,他們劇院就接待了很多來自中國的演出團體,並且在當地擁有穩定的受眾。這種潛移默化的傳播方式,讓我深感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教授郭媛媛:我看了四遍《哪吒2》,從劇情、技術到藝術表達等多個維度都深感震撼。最近一年的幾個「現象級」文化、科技成果,如《黑神話:悟空》、DeepSeek以及《哪吒2》等,不僅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更以渾然一體的狀態,構成了中國社會的當下文化生態。

  全國政協委員、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蔣勝男:當我在河南洛陽看到滿街都是身着漢服的青年人時,當我們的動漫影視崛起、走向國際時,我深刻意識到,「文化自信」已經不再是口號,而是融入到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天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祁志峰:2025乙巳蛇年「長安燈會」在西安、開羅、羅馬、希臘「四大文明古都」同時點亮。每一盞燈都是「活的文化」,從造型到雕畫,皆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而AR等現代科技元素的融入,更是讓傳統文化煥發出別樣魅力。文化出海不僅是傳播,更是對話;不僅是輸出,更是共鳴。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李梅:我帶着秦腔碗碗腔《楊貴妃》去法國巴黎演出,雖然舞台上以黑色幕布為背景,甚至沒有話筒,但演出卻贏得了法國觀眾的熱烈歡迎。令人感動的是,一位法國老婦人流着熱淚歡呼,謝幕長達十幾分鐘。這讓我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力量,它能在最短時間拉近語言不通的人們之間的距離,讓不同國界的人們心聚得更近。」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歌唱家莫華倫:我每次出國演出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唱中國歌曲,能感受到中國文化正逐漸被外國觀眾接受。在巴黎演出時,當我演唱《我和我的祖國》時,現場的法國人雖然聽不懂歌詞,但都被旋律吸引並給予好評。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知名小提琴家姚珏:2025年蛇年迎來首個「非遺版」春節,我帶領香港弦樂團到澳洲巡演,當時演出了自己創作的大灣區作品《粵劇幻想曲》以及香港特色的《繁花串燒金曲》等,受到當地各界熱烈歡迎。我們在悉尼歌劇院的2,000張演出票售罄,這是該音樂廳古典音樂演出中少有的。我還帶領香港的孩子和當地孩子共同演奏《我愛你中國》,也反響熱烈。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馬浩文:我家小朋友在國際學校就讀,過去往往以學習外國文化為主,「科目三」現在成為他們中文班在學校的表演項目,無論哪個國家的小朋友,都能享受演出帶來的喜悅,體驗中國文化的樂趣與精髓,也改變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看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頴怡:2023年,在法國阿爾卑斯山脈的一處雪場酒店內,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農曆新年。當時酒店為慶祝中國春節,舉辦舞獅表演,令我驚訝的是,表演者並非華人,而是高大的法國人。他們一招一式充滿熱情,現場中外遊客都為這份中國年味歡呼。那一刻,我感受到文化自信最生動的詮釋:我們的傳統文化被世界自發接納,還成為當地的節日儀式。中華文化從「輸出」到「吸引」的轉變,正以多元姿態融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