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不同階段設相應課程 培養學生AI應用能力

  隨着ChatGPT在2022年11月份敲開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大門,為了更好地進行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近兩年來,張文宇在全國20多所中小學以及多地的大學、大講堂、城市圖書館等作了50餘場公益講座。「不管人類的重複腦力勞動能力有多厲害,在機器面前都是小兒科。現在的學生若只是單純地反覆刷題,就像士兵花費大量時間去耍大刀一樣毫無意義。」

  不過,張文宇同時認為,人工智能無論如何發展,都取代不了人類的情感、人性和愛。「愛迪生有句名言:天才來自1%的靈感和99%的汗水。如今,伴隨着AI大門的開啟,99%的搬磚汗水將會逐漸被機器所取代,只有那1%的人類靈感——蘊含着人類意識與人性光輝的基礎創新、平台創新、內容創新、模式創新以及文理商工跨學科融合創新能力,才最為珍貴。」

  具體到教育上,張文宇建議「在不同階段開設與之相符的AI相關課程」。「例如學前教育階段,通過智能玩具、機器人互動等體驗啟蒙孩子對AI的興趣;小學階段,以遊戲化教學培養計算思維與AI倫理;初高中階段,引入基礎編程並結合項目實踐;大學階段,系統教授AI專業知識;而職業教育和終身學習階段,應着重培養應用能力,確保學生具備AI時代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