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應投資未來 增強動能

  計艷莉 貴州省政協委員 香港貴州商務促進會會長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公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網誌發表文章,表示預算案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格管控公共開支,適度開源,加速推動發展,並投資未來。相信特區政府具備足夠的政治智慧與決策能力,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平衡各方利益,為香港的未來開拓一片新天地。

  當前單邊主義抬頭、地緣政治升溫,香港面對外圍環境的風險挑戰和不確定性不容低估。不少市民關注,香港在全球經濟和利率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香港經濟向前發展。社會普遍期待,預算案能強化香港經濟,穩投資惠民生,提升香港競爭力,持續應對環球格局新變化。

  國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抵禦未來貿易爭議對香港的衝擊,以國家高水平開放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是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重要支持。期待預算案進一步促進香港發揮好內聯外通優勢,加強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歐洲等不同區域市場聯動,以國家「雙循環」擴大拓展香港經貿規模。

  國家「十四五」規劃今年收官,香港應該積極結合國家發展所需,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明年的「十五五」規劃將接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質生產力。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早作部署,加強對接國家重大規劃,應是預算案的重要內容。香港需更好發揮預算案的財政支持作用,以對接、轉化國家機遇為主題,提速做好北部都會區各項發展工作,促進兩地創新聯動和內地企業落戶,在金融、消費、物流等方面加強互動協作,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機遇,將國家發展動能轉化為香港經濟動力。

  香港擁有優質的營商環境,是穩投資、振經濟的最佳條件。數字顯示,2024年底,香港有約1萬間來自香港以外的公司,按年上升10%,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顯示外地對香港發展的信任,繼續令香港成為主要投資目的地。事實上,香港具有國際化程度高的營商環境優勢,期待預算案繼續制訂進取的招商引資策略「搶企業」,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出台針對性的措施,包括提供稅務、人才、融資等適切誘因,助力企業抓好兩地投資新商機,吸引不同企業落戶香港、搶佔市場、投資興業,加強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樓市作為經濟領域的重要部分,其波動和發展趨勢通常被視作經濟是否穩健的指標。從宏觀經濟層面看,樓市的興旺能夠推動香港經濟增長。預算案應推出更多支持樓市的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激活香港經濟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