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深圳論壇2024舉行 專家:中國經濟未來增速應在4%至5%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中國人民大學深圳論壇2024於28日至29日在深圳舉行,論壇以「新時代中國公共政策創新與國家發展」為主題,邀請政界、學界、商界領軍人物和嘉賓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討新時代中國公共政策的創新理論與實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目前處在中速增長的中後期,增速應在4%至5%之間。中國作為後發國家所具有的追趕潛能和新技術革命仍可支持經濟5年至10年的中速增長,其中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中國具有若干優勢,重點是數字技術和綠色轉型帶來的增長機會。
加快轉入「三支柱」經濟新格局
劉世錦建議,應加快轉入由發展型消費、人力資本提升、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升級組成的「三支柱」國民經濟運行新格局,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提振企業家和地方主要領導者這兩台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的活力和創新精神,推動中國進入高收入階段並持續穩定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
劉世錦還指出,為了穩定經濟增長,防止價格和產量的短期內負向螺旋下行,有必要採取適度規模的刺激措施,但並不是規模越大越好,要用「刺激加改革」的方法,理清思路,理順關係,明確目標,在不太長的時間內,集中解決制約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擴大的深層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充分利用增長潛能和有利條件。
超常規逆周期調節要和改革開放結合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建堂在論壇上也表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成2025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關鍵在於把超常規逆周期調節和大力度改革開放更好地結合起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馬建堂認為,貨幣政策的「適度寬鬆」主要體現在降低央行系列利率和加大再貸款規模上。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要在大力度增加地方專項債額度、支持「化債」基礎上,適當提高赤字率,繼續較大規模發行地方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籌集的資金要較大比例地用於提高養老金、低保水平,以及已開工尚未完工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公共政策有效刺激改革發展活力
當天,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柏瑛在論壇期間發布報告《大國善策:新時代中國公共政策創新與國家發展》。報告指出,公共政策已經成為新時代推動中國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手,有效刺激了改革發展的活力。中國經過40多年的發展,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086.48萬戶,佔經濟主體總量的96.37%,十餘年間增長超四倍。同時,全國各類組織近90萬家,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超過1,100萬人,資產總規模超過了5,800億元人民幣,充分表明了中國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巨大活力。這些跟公共政策創新密不可分,無論是經濟領域的「放管服」和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還是政治領域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都極大激發了市場和社會的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