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重大發現:良渚從哪來 答案更清晰


  距今5500年前氣候事件 推動長江下游先民從狩獵走向平原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錢江晚報及央視網報道,「良渚從哪裏來」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在第二屆「良渚論壇」召開前夕,國家文物局22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介紹了「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項目的最新考古發現,這些發現為解決「何以良渚」提供了更為清晰的答案。

  「考古中國」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項目組組長王寧遠介紹,「我們現在逐漸認識到長江下游區域為什麼會在距今6,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間逐漸走向文明化,可能和距今5,500年的一次氣候事件是相關的。因為這次氣候事件,原來在山裏面從事採集狩獵為主的人,他們開始走向平原,開始以種植水稻作為主要的產業部門。」當時,長江泥沙快速沉積,太湖平原已經基本形成,且經過了長期的淡化,已經成為稻作適宜區,吸引了周邊人口快速向這裏遷徙。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現浙江省杭州市,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王寧遠介紹,在距今6,000年前後,長江下游地區社會複雜化進程加速,出現了凌家灘、東山村等中心聚落,邁入了「古國時代」的第一階段。在距今5,300年左右,良渚文明興起後,長江下游地區進入了「古國時代」的第二階段。

  稻作農業發展 促進江南深度開發

  本次發布會聚焦長江下游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最新科研成果。項目組通過對凌家灘、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鳴、磨盤墩、柘林、大榭等遺址的系統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對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整體進程的認識得到顯著提升。對從崧澤到良渚的演進發展的動因、過程有了較深認識,對各中心聚落的結構和演變有了進一步了解,豐富了對良渚晚期社會多元性的認識,形成區域文明模式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為:稻作農業發展,促進了江南地區的深度開發,促進了私有制的產生,形成了明顯貧富差異。

  「良渚古城的各類資源和人口皆由外部匯入,其影響力和發達程度超乎想像。」王寧遠說,近年來的考古發現,不但良渚古城裏的居民來自多地,同時,它的物資也來自多地。它周邊的聚落分工精細,有從事石器生產,也有從事玉器生產。發達的稻作農業促進了社會分工和手工業的專業化。

  資源八方匯聚 人口跨文化區匯集

  「我們過去一直覺得良渚古城很大,裏面住着很多人,但是我們現在發現可能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比如,古城裏的池中寺遺址發現了兩大片碳化稻穀堆積,經過測算超過了39萬斤,但考古隊員在古城遺址內外做過專門的良渚文化稻田的鑽探和調查,至今沒有發現任何水稻田的跡象。這說明住在城內的良渚人,不種水稻,「城裏人」並不從事農業生產。那糧食從哪裏來?

  這幾年,考古隊員對池中寺糧倉碳化稻米專門做了DNA分析,發現可以分為6組,說明稻米來源於不同的產地。古城出土的豬骨,也開展了鍶同位素分析,顯示有3處來源,其中一處可能遠到嘉興地區。

  以上研究顯示,良渚古城是一個糧食、肉食等資源完全依賴外部輸入,人口跨文化區匯集的超大型城市。「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城裏有貴族、高端手工業者,就像我們現在一樣,這個人是做芯片的,但是沒有基層的生產者,說明整個社會的糧食生產已經很豐富,足夠養活這些從事專業的人,所以手工業專業化程度很高,也促進了社會發展。」

  大聚落變成小聚落 小集體裏開展大生產

  王寧遠說,通過對各地區工作的總結,我們對從崧澤到良渚的演進發展的動因、過程,以及各階段中心聚落的結構和演變有了較深認識,豐富了對良渚文明社會多元性的理解。

  北京大學趙輝教授表示,長江下游遺址從大聚落變成了小聚落,說明生產力水平在提高,人們可以在更小的集體裏開展大生產,同時社會共識增強了,否則就不會凝聚起文明程度更高的良渚。